俗语,作为一种口头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是人民群众的口碑,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几乎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领域、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它摄取的“镜头”,或赞扬,或批评,或进谏,无不出自肺腑。俗语在历史上名称繁多,如称俗言、俚语、俗谚、古谚、唤埋此谚语、鄙俚词、恒言、常语等。俗语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俗语这一老百姓的口头创作,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一、寓意型,如:“人心不足蛇吞象”、“拆东墙,补西壁”、“睁着眼睛说瞎话”;二、说明型,如:“十个指头有长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兵糊涂一个,将糊涂一群”;三、形容型,如:“一个针尖,一个麦芒”、“蚂蚁啃骨头”、“宰相肚里好撑船”等。它们之间也有交叉的。俗语与格言、歇后语、常用语、惯用语以至方言土语、标语、口号之间,存在互相转化、借用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句式自由,可长可短,没有固定格式。但俗语顾名思义更加通俗,较少文气,因而更灵活、通行,更具风趣幽默和俏皮,也更擅于描摹世态风情。像“打肿脸充胖子液碧”,“猪八戒倒打一耙”,“偷鸡不着蚀把米”,这样把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的俗语,诙谐有趣,也增加了表达的表现力量。俗语虽俗,在社交场合和文学作品中却随处可见,被大量运用。如“干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中,顿觉风采、典雅起来;“借酒消愁”入了李白的诗,成为“举杯消愁愁更愁”,内涵更丰富了。也有相反的情况,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流入民间成为俗语,如:“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而不往非和迅礼也”等等,均载于先秦诸书,至今还活在人们口头。“近水楼台先得月”(俞文豹)这句意境优美的诗,现在则被当作鞭挞一种不合理现象的俗语而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