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安微戏剧是什么

安微戏剧是什么

徽剧 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徽剧有其辉煌历 史,四大徽班进京曾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徽昆、吹腔、 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以演唱武戏为主,气势宏伟。唱腔结构体制比较复杂, 有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三类。拨子以枣木梆击节,初用弹拨乐器伴奏,与 吹腔结合后改用唢呐、笛和徽胡。吹腔和拨子结合使用,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 戏唱吹腔,武戏唱拨子,交替使用,丰富多彩。脚色行当早期为末、生、小生、外、旦、贴、 夫、净、丑 9 行 。浙江徽班又衍化为 15 行,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有翻 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打、变脸等许多特技。传统剧目非常丰富,京剧风行后逐渐衰 落。1949 年后重建了安徽省徽剧团。60 年代再次进京,公演了《水淹七军》等剧,获得好 评。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 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 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 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 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 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拆斗改只用打击乐器伴奏, 、 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 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第二阶段,从辛亥革命到 1949 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1926 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 和曹增祥(生) 、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 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 1931 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 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 年和 1934 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 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 第三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 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 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 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 、 、 、 、 、 《罗帕记》 、 《赵桂英》 、 《三搜国舅府》 等传统剧目。 编演了神话剧 《牛郎织女》 和现代戏 《春 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 、 、 、 、 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潘景俐等有成 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 50 个,马兰、吴琼、黄新德、杨俊、韩再芬、蒋建国、 周源源等新一代演员逐步成长起来,使黄梅戏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安徽目连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 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 目连故 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 、 文的衍变, 日趋完整而庞杂。 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 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 安徽目连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池、宁国、太平四府地域。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 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为长达 100 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 又名《劝善记》)。民国中期出现了任甫琪(号“蟹子”,人称“目连梅兰芳”)等名艺人,他们还 兼演徽、京二剧,改造了青阳腔的音乐。 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 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旅判 戏文典雅的剧目, 正统而丰富的唱腔, 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 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 向板腔体销斗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净脸谱包括生旦)。用红、黑、白三色为主勾抹出 花脸、标脸、鬼脸、元宝脸、三块头等样式。演出的规矩颇为繁多。如有稻旺戏(秋戏)、堂 会戏、庙会戏(朝九华)、平安戏(平安神戏)、香火戏(还愿戏)五处演出场合(时令)。最普通的 是三夜完结。还规定搭神、人(戏台)、鬼三层台。南陵、繁昌有搭一种叫“独脚莲花台”的, 每逢甲子日演唱,各路名角云集。神台、戏台,有规定的对联。后台必供牌位。穿插节目自 北宋时便有了,彼时谓“百戏”。安徽目连戏插入杂技、灯舞节目为多,一般多为“武戏”窋。 安徽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 青阳腔的影响, 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 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故它在戏曲史上还是占有 一定的地位的。 凤阳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也叫"卫调花鼓戏"。凤阳花鼓戏和花鼓灯、凤阳花鼓(当地又叫“双条鼓”)被统 称为“凤阳三花”。花鼓戏又称卫调,流行于原凤阳长淮卫一带(今属蚌埠)。清中叶以前,凤 阳这一带都是先玩花鼓灯,然后坐场唱卫调(即唱花鼓戏),故有“上班鼓、下班戏”之说。 花鼓戏的唱腔,说唱性强,但曲调规格不严。 花鼓戏传统剧目经常演唱的有《罗鞋记》《压裙记》《琵琶记》《东回龙》《西回记》 、 、 、 、 、 《大隔帘》《小隔帘》《宝莲灯》《斩窦娥》《雁门关》《小书房》等七十余出。 、 、 、 、 、 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解放后改今名。流行于皖中、皖西一带有一千多万人的广大地区,是 安徽省内最大的一个剧种。 庐剧的起源比较早, 据传在太平天国年间就有职业性流动班社。 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 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嗨子戏、门歌等剧种的唱腔和剧目,逐渐发展成了格调统 一、色彩鲜明的地方戏。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 称做小嗓子。 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 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 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 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庐剧的剧目约二百多个。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借罗衣》《讨学钱》《休丁香》 、 、 等。剧本大多取材于流传在民间的历史传说或反映人民生活的民间传说,语言通俗易懂,清 新生动。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 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 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 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 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 早船舞等形式, 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青阳腔 青阳县的青阳腔在明嘉庆年间就已形成, 有专家认为或在更早的时期即已形成。 万历时已在 安徽南部产生轰动并流传省外。 青阳区位优越,山水灵秀,不仅兵家之争,也是道家、佛教建立道场、传经弘法的好处 所。宗教的兴盛,是青阳腔在青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宗教祭祀、九 华山佛教活动,目连戏的上演,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与传播。据专家考证:南陵、青阳目连 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 “以古老的青阳腔为主要唱腔的目连戏,反映了皖南农村民间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 仰和口传文学。”由于目连戏中充斥着鬼神形象和宗教内容,因此它的演出场合也渐由单纯 的祭祀鬼神扩展到民间祈福禳灾, 驱疫避邪等各个方面。 戏剧是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内容,青阳腔所产生的嘉庆、万历年间,恰是九华山佛事最为繁盛、兴旺之时,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直接支配作用于戏曲艺术。 外部条件对青阳腔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 在(明)嘉庆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而成,并创造了腔、滚 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经专家研究认为:青阳腔是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是南戏声腔 在池州一带融会佛俗说唱、歌曲等多种民间艺术,经过冶炼而成。青阳腔包罗甚广,就其某 些组成部分而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 元以前,甚至更远一些。宋代,东南沿海出现南戏, 入明以后进入安徽南部。其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都先后在池州一带流 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