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skepticism),作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皮迟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怀疑论是与独断论相对而言的。独断论相信人能够发现真理,怀疑论则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随历史条件的变化,所怀疑的具体对象各有不同。古希腊怀疑论的创立者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每一事物都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不能确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者则对各种宗教教条表示怀疑。18世纪英国哲学家D.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德国哲学家I.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 皮浪的怀疑论 怀疑论的创始人是皮浪(约公元前360年—前270年)。他是爱里斯城邦人。他原来是一个贫穷而默默无闻的画匠。他参加过亚历山大的军队,随军远征印度。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他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的轶事。有人说他走路的时候,总是磨握悔不走那没有东西、没有车马迎面而来的道路;有一次他正对着一堵墙跑过去�6�8�6�8在这些轶事中最后总是还有一个情节,就是他的朋友把他拉开,使他脱离危险。这些轶事都是不真实的,是后人误解了他的怀疑论哲学,为讽刺他而编造出来的。还有一些所谓“不动心”的轶事。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跌入泥潭,他径自走过而没去拉一把。别人都谴责他,老师则赞扬他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还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这就是哲人应该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正因为皮浪是一位怀疑论者,所以他没有做过教师,更没有写过著作。他只是把他的思想传授给几位朋友。在这些朋友中,最有名的就是费利斯的蒂孟(公元前325年—前235年)。他是著名的讽刺诗的作者,作品有《讽刺诗》(3卷)、《影像》等,内容是贬抑一些哲学家和哲学,颂扬皮浪和他的学说。《讽刺诗》是以哲学家的一种荷马式交战开始的。他们都害一种病,叫“言语上的腹泻”,结果酿成“言语上的争战”。争战的结果是独断论溃不成军,皮浪成为胜利者。 不管是皮浪,还是蒂孟,都只是提出了一些怀疑论的思想,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证,还没有使怀疑论成为体系。他们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皮浪的一句话中。皮浪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早期的怀疑论并不否认我们感觉到的各种事物的存在,像瞎正关于皮浪轶事中说的那种视而不见,硬要往墙上撞的情形,既不符合皮浪的为人(皮浪极受人们尊敬,他的母邦曾经推选他做祭司长),也不符合他的思想。在思想上,他和他的弟子只是认为人们在自然事物和伦理道德上都不能得到确定无疑的真理。他们的主要根据就是感觉靠不住。蒂孟说过:“蜜是甜的,我决不肯定;蜜看起来好像是甜的,我完全承认。”这就是说,感觉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自然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皮浪也说过:“没有任何事物是美的或丑的,正当的或不正当的,这都是相对于判断而言的。”这就是说,行为美与不美,正当与不正当,也没有客观标准,完全随个人的主观判断而定。既然得不到确定的知识,在思想上最好不作明确的肯定和否定,免得去进行无休止的争论;在行为上入乡随俗就行了,也免得因做了“不正当”的行为而自责。这样,就可以排除一切烦恼,求得灵魂的安宁。 早期的怀疑论者既看到古希腊哲学家在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上派别林立、莫衷一是的状况,也注意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他们由此得出怀疑论的结论,企图以不作判断避免纷争,求得心灵的宁静。他们认识到探求知识的困难,是应该肯定的;但他们的结论则是消极悲观的。 晚期的怀疑论 晚期怀疑论,是由爱纳西德谟(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开始的。他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城邦人,在亚历山大里亚教过书。他对怀疑论的复兴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十个论证,开始使怀疑论成为体系。 晚期怀疑论的最有名的代表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史书没有留下关于他生卒年代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是经验派的医生。他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纪。他在怀疑论中的特殊地位是由他的著作确定的。3卷本的《皮浪学说概略》为我们论述了整个怀疑论;11卷本的《反杂学》是反对整个科学的,其中包括几何、算术、文法、音乐、逻辑、物理学和伦理学。另外一个代表就是同时代的阿格里帕,他以提出五个论证而闻名于世。 附:怀疑论者论证人未必能认识真理 A.爱纳西德谟的十个论证 爱纳西德谟把以前哲学家提出的关于怀疑论的论证作了归纳分类,提出了十个论证: ①不同的生物,由于机体结构是不同的,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表象。例如,对山羊来说,葡萄藤美味可口,对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 ②在同一种生物内,人与人之间在体质和心灵方面也存在差异,因而对事物的感觉也会有区别。例如,毒人参是有毒的,然而有些人能够重重地服下一剂毒人参而不受损害。 ③同一个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在构造上也有差异,它们对同一个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同一幅油画,看起来有的地方是凸起的,而用手摸起来则感觉它到是平的。 ④同一个人因身体内部和精神的不同状况和所处的不同环境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在健康和疾病时,在高兴和悲哀时,在憎恨和喜爱时,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⑤同一事物从不同的位置、距离和地点来看,结果是不同的。例如,灯笼里的火在太阳光下很暗,在黑暗中却很亮。一座山峰在远处看云雾缭绕,平平正正,到近处看却是犬牙交错,层峦叠峰。 ⑥事物之间都是混合的,混合的东西不同,会产生不同感觉。例如,紫色在阳光下、月光下和烛光下呈现出来的色泽是有差别的。 ⑦一切事物都随数量和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差异。羊角是黑的,刮下来的羊角屑却是白的。冰是透明的,压碎后堆在一起则是不透明的。 ⑧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如左是相对右而言的,如果其他事物的位置变化了,原来在右方的事物就会不再处于右方。同样,大与小、上与下也是如此。 ⑨由于事物的罕见或常见,也会改变对事物的判断如,经常碰到地震的人会觉得地震平淡无奇。 ⑩由于习俗、法律、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结论。如,一个人跟自己的女儿结婚,波斯人会觉得这是十分自然的事,而希腊人却认为这是极不合法的。 这十个论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①、③、③、④论证③于第一类,它们分别从生物、人、人的感受和人所处的情况四个层次上阐述,认识主体存在的各种差异会造成认识上的不同。第⑤、⑥、⑦、⑧论证属于第二类,它们从认识对象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变化所造成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不可能达到确定的认识。第⑨、⑩论证属于第三类,它们从认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来阐明认识没有确定性。总起来看,这几个论证基本上都是属于经验的范围,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弥补了这一缺陷。 B.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 阿格里帕吸收了爱纳西德谟十个论证的部分内容,着重从理性方面对怀疑论进行了论证。他的论证可以归结为五个: ①以观点的分歧为根据。无论在普通人中间还是在哲学家中间,都会对显现出来的现象引起难以解决的分歧。 ②以证明的无穷后退为根据。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事物的证据自身也需要证明,而这个证明又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下去,直至无穷。 ③以相对性为根据。一个对象只有在和判断的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才能显现给判断的主体。至于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无法判断。 ④以假设为根据。为了避免无穷后退的论证,人们便把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事物并不是通过论证建立起来的,而是武断确立的假设。 ⑤以循环论证为根据。在论证时,有时会出现用来证明所研究对象的事物自身却要求对象来证实的情况。 阿格里帕的这五个论证大多属于理性认识方面,其中主要涉及到论证的方法问题。他看到了古代哲学家在使用论证方法上出现的错误,也认识到论证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他进一步得出怀疑论的结论。 古希腊的怀疑论者看到了普通人和哲学家在认识事物方面出现的十分复杂的现象,认识到认识主体、认识对象,以及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不断变化的,具有极大的相对性,从而肯定认识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们明确地揭示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这对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休谟的怀疑论 休谟的怀疑主义是建立在经验论证的基础上的,这些论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以洛克和贝克莱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原则的贯彻和发展这一论证将英国经验论推进到它的逻辑结局,解释了它所蕴含的怀疑主义;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和心理的分析证明,人类虽然具有外界物体的存在、同一的自我和因果性等的“不可抗拒的”自然信念,但是,对于这些信念我们没有客观实在的根据,我们可以描述它们发生的心理过程,却不能为它们的客观有效性辩护。
相关文章
-
《家产》大结局房子归谁了?
2023-03-17 22:59 阅读(16818) -
有没有两个男主都爱上女主,最后在一起的小说推荐?
2023-03-09 12:43 阅读(16709) -
《间客》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023-05-20 01:37 阅读(13717)
1 《人间正道是沧桑》楚材的原型是谁?
13073 阅读
2 wrong hole 这首歌的正确翻译?
11922 阅读
3 exo现在有几个人了?
10982 阅读
4 上海发生海啸哪个区最危险
9125 阅读
5 护士夏子的热情夏天的剧情简介
787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