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内耳有哪三个部分?

内耳有哪三个部分?

内耳(internal ear)由于结构复杂,又称为迷路,全部埋藏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骨迷路由致密骨质围成,是位于颞骨岩部内曲折而不规则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一封闭的膜性囊。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内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一.骨迷路 骨迷路(bony labyrinth)沿颞骨岩部长轴排列,由后外上至前内下共分为三部即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1、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位于颞骨岩部的后外上方,是三个“c”字形的骨性管道,按照各自与颞骨岩部长轴的关系分为: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三者互相垂直排列。前骨半规管凸向上,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后段接近平行;外骨半规管凸向外侧,呈水平位,又称为水平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较细的一端为单骨脚,粗的为壶腹骨脚。其中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为总骨脚,故三个骨半规管以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图示:1、砧骨宴运渗 2、锤骨 3、鼓膜 4、蜗窗 5、咽鼓管 6、耳蜗7、前庭蜗神经ⅷ 8、半规管、壶腹、椭圆囊、和球囊 9、位于卵圆蜗(前庭窗)上的镫骨 2、前庭(vestibule) 位于骨迷路中部,是一不规则、扩大的腔隙,其前下方有一大孔与耳蜗相通,后上方以五个小孔接骨半规管。前庭内侧壁邻接内耳道底,有神经穿过。前庭外侧壁构成鼓室的内侧壁,此壁中部的隆起称为岬,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的前庭窗,被镫骨底封闭;悄差岬的后下方有圆形的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3、耳蜗(cochlea) 位于前庭的前内下方,形似蜗牛壳,由骨螺旋管围绕其中心骨轴(蜗轴)构成。耳蜗尖端称为蜗顶,朝向前外侧;耳蜗底部称为蜗底,对向内耳道底。蜗顶至蜗底之间锥形的部分称为蜗轴,由骨松质构成。蜗轴内有蜗神经血管穿行。自蜗顶至蜗底由蜗轴向外侧发出一骨螺旋板,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呈镰刀样的薄骨片,在蜗顶处与蜗轴之间形成一孔,称为蜗孔。骨螺旋板伸入骨螺旋管内,但未达到骨螺旋管的外侧壁,其间缺损的部分是膜蜗管附着的基础。由于骨螺旋板和膜蜗管的存在,将骨螺旋管的内部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前庭阶,与前庭窗相连;下部称为鼓阶,与蜗窗相连。两阶内的外淋巴液在蜗孔处相通。(二)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是套在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被内淋巴液填充。根据其与骨迷路的对应关系依次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 1、膜半规管(semicircular ducts) 位于骨半规管内,其形态类似于相应骨半规管,也有三个,分别称为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和外膜半规管。各自的膨大称为膜壶腹,其内壁的隆起称为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 2、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 位于前庭内,为互相通连的两个膜性囊。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球囊与蜗管相通,囊内壁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置觉感受器。 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统称为前庭器或位置觉感受器,其中壶腹嵴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能感受直线变速(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此感受器病变时,不能准确地感受位置变化的刺激,而导致眩晕症(以旋转为主),临床上称为“美尼尔氏综合征”。 3、蜗管(cochlear duct) 是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管,附着于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分隔晌脊前庭阶和鼓阶,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高低不等的毛细胞,称为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可相应接受低高声波的刺激。外侧壁富含血管,是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的发源地。(三)内耳道 内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位于颞骨岩部后面中部,自内耳门到内耳道底,长约10mm,内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穿行。内耳道底邻接骨迷路的内侧壁,有一横位的骨嵴,称为横嵴,将内耳道底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前份有一圆形的孔,有面神经通过;上部的后份为前庭上区,有椭圆囊壶腹神经通过。下部的前份有螺旋孔列,排列成螺旋状,有蜗神经通过;下部的后份为前庭下区,有球囊神经通过,此区的后方有一单孔,容壶腹神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