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诞生之日起,即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谋求解放的重任,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共产党人刚刚接管的旧中国,不仅国力贫弱,而且民生凋敝,可谓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整个经济基本上处于瘫桥凳痪状态。工业整体上处于手工作业的状况,根本谈不上工业体系;农业还停留在手工耕作、靠天吃饭的水平;交通工具落后,畜力车和木帆船等为主要运输方式;市场商品严重匮乏,加上物价暴涨,多数居民还处于未解决温饱状态。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  曾经有人断言,共产党只能打天下,不能坐天下。然而,建国以来,我们尽管走过一些弯路,但总体上始终扭住发展这一主题不放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艰苦、曲折的探索,从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经过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辉煌成就。翔实的统计数据充分表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今日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2000年已达到 89404 亿族冲元,与1949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6倍,年均增长8.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1979-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形象地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两步;世界每走一步,我国走三步;发达国家每迈一步,我国就迈了近四步。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翻两番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也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 7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此外,中国的谷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电视机、化肥、水泥、钢等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稳坐世界头把交椅,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的产量居世界第2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局面。1950年以来,我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483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项目130多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约6300个。经过50多年的努力,农业在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下成倍增长,不仅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农产品的需求。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煤炭、钢铁、电力、纺织等传统行业得到巩固和发展;航空航天、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交通运输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民用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200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6.8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还多,比1949年的2.2万公里增长了2.1倍,居世界第3位。敏穗旅高速公路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目前总长度已超过1万公里。邮电通信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邮政网。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50年代的最初三年,中国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进出口总额停留在不到20 亿美元的低水平。到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到206.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2位。2000年达到4743亿美元,比1978年扩大了22倍,居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位次提升至第7位,其中出口总额居第7位。出口扩大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充实了我国的“家底”,2000年国家外汇储备从1949年的 8.4亿美元增加到1656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  利用外资,建国初期也是微乎其微,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前四年累计利用外资也仅124.6亿美元。然而, 1983—200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064.6亿美元,年均增长22%。自1990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一直居发展中国家前列,1993年后,连续五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和世界第2 位(仅次于美国)。尤其是“九五”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2898亿美元,占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半以上,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每年都在400亿美元以上。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76元提高到2000年的3415元,从每人每天只花2角钱提高到每人每天花9.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52年末的1.5元增加到2000年末的5082元。  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长期以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建国之初,城镇居民用于吃和穿的开支占到全部生活费支出的80%,农村居民更是高达90%以上,到2000年,已分别降到49.2%、54.9%。在住房方面,城镇居民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200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居住消费的支出分别达到人均501元和258元。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4.26平方米,2000年增加到10.3平方米,增长了1.4倍。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末的 8.1平方米增加到2000年末的24.8平方米,增长了2.1倍。在用品方面,居民家庭对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中高档,且普及程度大大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为259.1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由1981年的0.6台增加到2000年的116.6台,洗衣机由6台增加到90.5台,电冰箱由0.2台增加到80.1台,空调器、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家用汽车也逐渐进入家庭。 农村居民家庭用品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品种逐步升级换代。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1.71台(其中彩色电视机48.74台),电风扇 122.62台,洗衣机28.58台,录像机、照相机、电冰箱甚至空调、电脑也已进入一部分富裕农户家庭。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627.8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2.6%,比1978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6.7元,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提高到2000年的11.2%。就连过去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外出旅游,到现在也已成为现代人平常休息的一种新时尚,2000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达2235亿元,人均花费679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达940.3亿元,人均花费227元。  50多年来,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旧中国的科技工作几乎一片空白,专门的科研机构寥寥无几,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我国科技事业腾飞的起点,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上天和回收,标志着新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目前我国已有科技机构2222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91万人,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科研体系。国家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1978年以来平均每年以11.2%的速度增长,仅“九五”期间科技经费累计投入5828.3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88.9%。国家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九五”期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体细胞克隆羊的诞生、转基因试管牛的问世、“神舟”号飞船上天以及“神威”计算机、12英寸单晶硅材料、纳米技术等,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立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56.1万人,比1952年增加355.1万人,增长了1.8倍。从1949年到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达1480多万人,研究生60多万人。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由“九五”初期的50%提高到2000年的85%。  新世纪伊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接近或达到8%,增幅与去年全年大体相当,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格局,与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形成了鲜明对照。  以上的事实证明了,共产党不仅能够救中国,而且更能够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中国。21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到那时候,一个综合国力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中国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