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战国时期是秦国逐渐变为强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废除了周朝的奴隶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极大的提高了民力,并且在秦国实行法治,用法律来约束贵族。接着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政,公元9年1月1日,王莽代汉自立,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叫新,都城还是长安。当上了皇帝后,他根据《周礼》改革进行设计蓝图,巩固新朝贵族的统治,是走原始社会末期的复古制度。依井田制为模式的“王田令”,“私属令”、“五均”、“六管”等都是他的新政。但是,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只是一些表面的文章,措施不明确。土地改制等没有什么人支持。在贵族、豪强的反对睁或下,有些改革一开始就没法实行。即使他个人再用心良苦却使新法危机四伏,以至最后自己四面楚歌,国家乱上加乱。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盾,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少数族的反对。他又征用民夫,加重傜役和老百姓的刑罚。这样外患未除、内忧又起。绿林军起义了,王莽只能用军队镇压,后来农民起义军杀向洛阳和长安,攻破宣平门,王莽被一商人所杀,死无全尸。 接着比较著缓模名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奇改革的目的是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制度,其内容是 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扰早缓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到了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开创了中国沿用千年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科举制度宋太祖赵匡胤将长期困扰中国的藩镇问题解决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废除府兵制,建立了禁军和以文官为主压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过这么做内乱虽平,却为宋朝留下了贫弱的病根。再接着是宋代的王安石变法,他的变法不似王莽,新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还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叫制置三司条例司,他提出了“法先王之意”的口号。新法内容有:均输法、市易法、免行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将兵法、保甲法等。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还实行了改革科举制、整顿学校等措施。从新法实施,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十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主要是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明代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内阁学士制度,使得中国的中央集权专制空前强化。清代雍正皇帝建立上书房,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最高峰。清代末年的戊戌变法,意义: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五)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六)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皇权专制和帝制,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使得中国真正的走向世界的舞台,开始走向现代化。纯手打,谢谢
相关文章
-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023-08-11 18:43 阅读(597) -
侏罗纪?白垩纪?什么意思啊?从古至今都怎么分啊?
2023-07-25 03:54 阅读(596) -
从古至今的信息传递方式
2023-07-19 17:15 阅读(641)
1 一国两制在香港问题中的重要性
624 阅读
2 只有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638 阅读
3 姓‘汤’的名人从古至今都有谁?
593 阅读
4 从古至今,国产剧女性形象的变迁是怎样的?
604 阅读
5 “一国两制”和“一国两区”
66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