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能单纯看数据,主要结合你的症状具体看待。再者,还有你的年龄,性别,都有关系的。后面那个正常值只是参考范围,是95%的范围,也有人不处在这个范围内也是正常的,要个别对待。如果你没任何异常感觉,那也许只是一些小炎症,如感冒什么的。如果确实有病,可能有以下几种常见原因,你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常见的是感染,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比如伤风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之类的。再就是血液方面的病,再障之类。一般都是感染引起的。不必大惊小怪,不过如果你有什么地方明显感觉不舒服,你可以进一步做一检查。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8↓正常值为:320-360g/L这个尚属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女性朋友的话那则更正常。祝你健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系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该病毒形乱昌态上很像疱疹病毒,其特征包括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血中有嗜异凝集素。本症由E-B病毒所致,其形态很似疱疹病毒,最初发现于Burkitt淋巴瘤细胞培养中,此种病毒只能在淋巴瘤细胞或末梢血淋巴样细胞培养中生长繁殖。不能在病毒敏感的细胞中增殖。本症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染。好发此基于儿童和青壮年。潜伏期成人为33~39天,儿童10天左右。起病缓慢。常有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热为无定型,可以短暂微热,也可高热,体温高达40~41℃,热型为不规则性或稽留热,哗扒扒可持续2周以上。少数不发热。常伴有寒战,肌肉酸痛或多汗。发病几天后出现咽峡炎,表现弥漫性膜性扁桃体炎,软、硬腭联合部可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约见70%病例,全身淋巴结均可被累及,以预后为主,其次为腋下,腹股沟部。呈中等硬度、无压痛,不粘连不化脓,消退缓慢。大约50%病例有中度脾肿大。也可累及肝脏。少数出现神经系统、肾炎、肺炎、心肌炎及紫癜等症状。大约10%~15%病人在发病后4~6天出现皮疹,通常为斑疹、斑丘疹、麻疹样、荨麻疹样及猩红热样皮疹。皮疹分布于躯干、上肢、面、前臂及双下肢。皮疹多在几天内消退。病程数周。可以复发。有人提出慢性型病程为3个月至4年不等。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功能的细胞类型之一。 MPS由骨髓造血干细胞衍生而来,骨髓微环境中的造血干细胞在某些因子的作用下,不断进入血流,约占外周血细胞总数的1-3%,在血液中仅仅停留数小时至数日,即穿国血管内皮细胞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发育成成熟的巨噬细胞。 主要作用是:免疫。 有关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百分率(%):1-5 绝对值(×10的9次方)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2-0.5 嗜碱性粒细胞 0-1 0-0.1 淋巴细胞 20-40 0.8-4 单核细胞 3-8 0.12-0.8 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和某些血液病 减少的意义不大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描述:约占3%,体积大,胞质丰富,染成灰蓝色,胞核常呈肾形或马蹄形,细胞形状不一,有圆形,多角形等(因数量少,不易找到,可看示教片)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其细胞核常偏位,呈多形性,如卵圆形、肾形(a)、马蹄形(b)、不规则形(c)等,常有折叠感(c);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嗜碱性,但因含大量细小的嗜天青颗粒而染成灰蓝色,颗粒含过氧化物酶。血涂片,Giemsa染色 无颗粒白细胞的一种。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目前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性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相关文章
-
白球比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2023-09-12 05:17 阅读(607) -
如何理解营业周期越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越低
2023-08-28 09:55 阅读(607) -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2023-08-25 20:31 阅读(614)
1 总蛋白59.6偏低怎么回事,
632 阅读
2 未分配利润过高使得流动比率太高怎么办
570 阅读
3 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单位和个人扣款比率是多少
581 阅读
4 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是怎么回事?
568 阅读
5 流动性比率怎样算,有什么用啊
6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