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歇性狂躁症的相关表现是什么
1、心境高涨: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
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3、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
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具体表现为在精力增加、交谈增加、休息和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焦躁感明显增加、情绪容易爆炸、身体过分激动、更偏好刺激性食物;判断力下降、常常否定别人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多加注意了。该病是属于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当情况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完成日常工作,甚至易冲动、毁物。
归根结底,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治、系统治疗。
二、间接性狂躁症的危害会有哪些 躁狂症和抑郁症同属情感躁狂精神障碍疾病,这两种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完全相反的。躁狂症患者明显是情绪持续兴奋,与人交流时话如泉涌、思维敏捷,冲动、爱管闲事、这些行为都会表现的不合时宜或太过热情。
但躁狂症与抑郁症是两个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情感极端,如未被及时控制或治疗,最终会演变为其它精神疾病行为。
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
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哮喘,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症人群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偏头痛:躁狂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ⅱ型更为多见。
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躁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当患者出现多性性硬化时,其躁狂症可能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三、引起间接性狂躁症的病因是什么 原因
一、精神因素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 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原因
二、心理社会因素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
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
至于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 原因
三、体质因素: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
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四、中医治疗间歇性狂躁症的方法是什么 由于西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存在的缺陷,中医治疗疾病也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手段也逐步经受临床的考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中医中药因其整体辩证治疗的特色及副作用小的特点,有着极大的优势。
中药治疗精神类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有西医无法相比的独到之处,并且成就卓著,多种中药富含活性因子,激活人体神经免疫体制,提高机体免疫力及神经细胞的修复能力,调节内分泌,改善内环境,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含氧量,迅速缓解脑部疲劳,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恢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传播。 间歇性精神病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患者的家庭沉重的负担。
专家表示,间歇性精神病虽然症状复杂,比较难治,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对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做好及时的预防,发作时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在后期康复中做好心理干预,则可以让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