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灸法直论(灸法的要诀与技巧)

灸法直论(灸法的要诀与技巧)

大家好,小红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灸法直论,灸法的要诀与技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艾灸是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疗法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953年,我师从针灸大师程丹安,得到了他的艾灸真传。60多年来,医生们一直在努力保存和发扬艾灸。下面是一些艾灸的小技巧和技巧。

1.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

首先是医生的医德,医疗是仁,治疗一切人的疾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贪财失德。《灵枢功用》:“言静者,巧而深思者,可用针刺。”可见对针灸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其次,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艾灸不痛,但是你用火在人体上点一下,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所以要耐心解释道理,让人相信艾灸,愿意接受艾灸。只有双方配合好,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2.适应症的选择

艾灸的治疗范围很广,各科都有适应症,不分男女老少。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也可以养生保健。所有慢性病,如虚弱、风、寒、湿等都不适合。也可应用于急性病;特别适用于难治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失调或缺陷、中西药难以起效的疾病。如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慢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各种肿瘤、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艾滋病、反复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近年来,主张艾灸治疗恶性肿瘤。艾灸可用于早期或中晚期,或用于中医治疗,或用于手术,或用于放化疗前后的间歇期。对患者无害,对其他疗法无妨碍。至少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尤其是术后恢复期,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3.艾灸部位

直接艾灸,长期艾灸会留下疤痕。为了不妨碍美观,艾灸尽量避免在脸上和明显暴露的部位。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和四肢。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比较丰满丰满,而且不经常暴露,所以即使是一个小疤痕也不会妨碍。脏腑多用于俞穴、慕穴,都在腹背上,两全其美。

4.取穴要准,方法要轻。

取穴首先要讲姿势,坐还是卧。你一定要自然放松,充分暴露穴位,可靠,舒适,持久,然后点灸。

按骨度法取穴,固定。敏感点,又称阿是穴,或热敏点,或热点,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移位或消失。用直接灸,固定穴位固定,避免多次灸痕。

取穴要简化,以治疗疾病的主穴为主,配穴少用。比如胃病,以舒威、中脘为主,足三里,只有5个点。一般3~7分为宜。每个穴位艾灸5~9个艾炷,每次总数仅30~60个,熟练操作仅10min分钟左右。

粗艾条或新艾条不能用于直接艾灸。含有大量挥发油,不易点燃和熄灭。燃烧时间长,痛苦大。用极细艾绒和陈艾绒,色泽淡黄,柔软,不含杂质,不油,易燃易熄,到痛时已熄灭,无多大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刚开始直接艾灸,要用小艾,多灸为好,这和用药是一样的,就是“复药不如复药”。古人用的是艾炷,艾灸一两次就成了。被要求化脓成艾灸疮,每天清洗一个多月。这是非常痛苦和麻烦的。虽然疗效不错,但现代人很难接受。所以小艾炷轻灸、多灸、长灸同样有效,这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

况且人体产生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提高体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慢慢形成的,没必要要求速效。艾坤要做成宝塔形,底平顶尖。不松不紧,太松容易散,太紧。烧的时间长,灼痛重,一定要重视。

直接灸法在古代称为化脓灸,现在改进为不化脓灸。长期灸称为重直灸,临时灸称为轻直灸数次。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灼痛,所以要注意操作技巧。摆好体位,点好穴位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将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细线香点燃尖端,使其均匀向下燃烧。

艾灸初期,当热度烧到一半时,会被捏出来或压出来。操作者要用大拇指和两个手指快速大胆地操作,让病人立即停止疼痛。艾灸烧到大部分人都知道烫了,再捏一捏或者捏灭;反复灸烧,末了会捏出来或压出来,次数多了也不会痛。经过耐心艾灸,结痂后就不怕疼了。时间长了,有些人会体验到轰动,感觉很舒服,就像一种温暖的享受。

若痂下有分泌物,则照常施灸。如有感染化脓,通过手术换药很快就能痊愈,然后要不间断地进行艾灸,以免再次打基础。如果内裤是干净的,就不会溃烂,有的即使艾灸几个月到一两年也是安全的。至于轻直灸,就不用考虑了,不然只是一个小水疱,很快就吸收了。

艾灸,离火久,必耐心久,久见功德。尤其是慢性病和疑难病,艾灸可以用几个月到几年,尤其是老年人的保健。如果病情稳定或者其他原因,比如天气热,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5.预防措施

5.1注意室温调节。

在避免风吹到患者的情况下,艾灸时可以开窗换气空。你要特别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尤其是严冬和炎热的夏天,更要注意让病人舒服。

5.2艾灸和消毒

艾灸皮肤一般对消毒要求不严格。但直接艾灸时,要用75%乙醇棉球消毒,面积要大一些,防止艾灸后皮肤溃烂和继发感染。至于艾灸的原料,把艾条晒干,用它把生姜洗干净就行了。

5.3晕灸的防治

晕灸少见,多是由于第一次灸或空腹、疲劳、恐惧、无力、姿势不当、艾炷过多、刺激过度等因素所致。一旦发现,一般不会马上停止艾灸,让患者躺下。在艾灸中,要时刻注意观察,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也要预防晕灸。

5.4艾灸与保养

艾灸后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戒除情欲,不要过度劳累,清淡素食有助于疗效。

5.5艾灸程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穴位,应先灸阳经,再灸阴经,再灸上部,再灸下部,即先背部,再胸腹,先头身,再四肢。它从阳中吸取阴,没有多动的缺点。如果不讲顺序,往往会有脸热、嗓子干、口干的后遗症或不舒服的感觉。即使没有这种反应,艾灸也要自上而下,有序,不忘。避免了病人反复变换体位,省时省力。

5.6艾灸时间

要么在上午,要么在下午。一般阴雨天晴天都不忌讳。失眠可以睡前艾灸。出血性疾病可以随时艾灸。止血后应继续艾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5.7艾灸的副作用

由于不同的体质和症状,开始艾灸可能会引起发热、疲劳、口干、全身不适等。,但一般没必要担心。如果继续艾灸,就会消失。如有必要,可以延长间隔时间。如果有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以服用中药加味增液汤。药用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肉苁蓉15g,水煎。

5.8关于艾灸后洗澡

非化脓灸(轻直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果有灸疮,要避开疮面,注意不要洗脱灸痂,浸泡过多。或者用创可贴覆盖再洗一遍,或者涂一层消炎药膏保护灸面。反正你可以洗澡。

5.9注意刺激量。

总的原则是,壮士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多,不必突然大剂量施灸。

6.疑难病取穴方简介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沿经络或局部、俞、目、元、络、下合穴。

对于病毒性乙型肝炎,主穴为肝俞、脾俞、足三里,配穴为奇门、太冲、内关。

对于慢性肾炎(尿毒症),主穴为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辅穴为三阴交、水水、足三里、诸宾、三焦俞。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主穴为舒菲、中伏、足三里、钟山,辅穴为丰隆、大鱼际。

对于哮喘,主穴为定喘穴、大椎穴、舒菲穴、钟山穴、足三里穴,辅穴为丰隆穴、中脘穴、内关穴。

对于肺结核,主穴为舒菲、高俞、足三里、脾俞,辅穴为中伏、丰隆、大椎、曲池。

肺门淋巴结结核,主穴为沈竹、舒菲(或仅艾灸沈竹),辅穴为中脘、足三里。

对于慢性结肠炎,主穴为脾俞、大肠俞、舒天,辅穴为足三里、上巨虚。

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主穴任莹、大椎、足三里,辅穴合谷、中脘。

对于食道癌(各种肿瘤),主穴宜选在胸腹部病灶正上方对应的体表,或选敏感穴,配穴宜选在病灶背面对应的地方,或体柱、灵台、中脘、足三里、内关。

对于白血病,主穴为舒歌(薛辉)、大椎、关元,辅穴为足三里、中脘、曲池。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主穴为大椎、关元、足三里、雪海,辅穴为中脘、内关、三阴交、阴陵泉、百会、风池。

系统性硬皮病,主穴大椎、肾俞、足三里、舒菲,辅穴关元、中脘。

对于艾滋病,主穴为大椎、肝俞、舒菲、脾俞、肾俞、关元,辅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舒天、大肠俞。

经常感冒,主穴有风门、舒菲、大椎、关元,辅穴有足三里、外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穴为大俞、大椎、肾俞、命门,辅穴为关元、中脘、足三里、厥阴。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主穴为病灶两侧的大椎、沈竹、灵台、华佗夹脊穴,辅穴为肾俞、厥骨(会)、太溪、三阴交。

艾灸保健可在足三里、大椎、中脘、神阙、关元、三阴交穴,选1~2个穴位。或者单灸足三里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孩子可以单独服用体柱穴,可以促进发育,强身健体。

7.案例介绍

7.1功能性子宫出血

患者,女,30岁。过去两三个月,月经过多,这个月滴个不停,比较苦。去了曾大医院妇科,b超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过各种治疗无效。全身乏力,头晕,眼前发黑,上楼气短。用小艾直接艾灸两侧隐白穴各3强。第二天早上病人反映出血少了,每次灸3壮。第三天,每灸3壮,病人痊愈。

7.2乙型肝炎

患者,男,40岁,2003年3月19日首次确诊。三年前健康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无症状,未治疗,但精神负担重,因为两个哥哥都死于肝癌。年底在广州进货,厌食恶心拉肚子。经过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心理负担极重,几乎支撑不住。亲戚陪我看病。症状为黄色,无光泽,无光泽,眼球青黄色,口甜,无食欲,腹痛,厌食,恶心,肉腻,乏力,急躁,头晕,恶心,长痈,体重减轻7.5kg,尿暗黄色,大便每天1-2次。肝区疼痛,脾区不适,脉细,舌苔厚,色红。

3月21日,侯马市人民医院检测谷丙转氨酶583μmol/L,谷丙转氨酶268μmol/L,谷氨酰转胺酶230μmol/L,总胆红素129.7μmol/L,直接胆红素90.1μmol/L,甲胎蛋白≥ 25μ g/L。先在我院进行艾灸,然后在家里教妻子艾灸,每个穴位7-9强,每天上午7-11点(当时已经过了脾经的时间)。疤痕控制在黄豆大小,辅以中药汤剂,清热解毒,清肝利胆。临时用药几天后,用了乙肝三号。

4月3日艾灸12天,复查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胺转胺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甲胎蛋白含量≥20μg/L。我有食欲,所有其他症状都改善了。夫妻二人对治疗充满信心,按照治疗方案继续治疗。

2007年4月25日复查谷丙转氨酶36μmol/L,谷丙转氨酶3μmol/L,谷氨酰转谷氨酰胺酶7μmol/L,总胆红素7.4μmol/L,甲胎蛋白

10月13日复诊时,患者精神饱满,症状消失,饮食恢复,一切如正常人。患者要求停止治疗。11月10日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无自觉症状。

2004年2月22日,春节,患者病情还好,体重85kg。指导患者不要过度劳累,少吃点,担心防止复发。

中医认为,百病无非是虚实,其实有六淫外感和气血、痰火、湿食的内伤,虚是因为身体虚弱或久病伤阴阳、气血、津液。治病的总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郭诚杰教授阅读了许多古代医籍、现代针灸医学书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反复思考、总结、提炼,提出了“疏、通、补、调”的学术思想,是对中医治未病原理的具体深化。“疏”和“疏”的本质是有实证依据的,“补”只是基于虚证和“调”。

稀疏、交流、补充和调整的含义

分散的

也就是说,疏散引导的意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疏散外邪,有六淫致病者,应以疏散为主,即以疏散外邪的方法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以祛风散寒、或疏风清热、或清热燥湿的方法为主,使外邪全部治愈。2.指的是疏通放松之意。因情志失调、起居不规律等内外因引起的疾病或内伤,或因气、血、痰、火、湿等有形之邪而停止聚集脏腑经络者。,应该疏通和调理气机。郭诚杰教授认为人体气机的关键在于“以肝为中心”。如果“以肝为中心”阻碍了气机,就会导致阴阳失调,引起脏腑经络疾病。根据人体气机特点,以“疏肝”为核心,疏肝理气,滋养肝血,软化肝阴,恢复肝脏阴阳平衡和其他脏腑功能,缓解病情。

穿过

指疏通脏腑经络,或祛瘀、祛湿、消食等。,使脏腑经络中有形无形的真邪得以消除,经络得以畅通,气血得以通畅,脏腑得以滋养,功能得以正常。方法是局部、远程或应用中药激活气血,促进局部经络气血运行。

修理

也就是福利不足。对于因病虚弱,或者年老体弱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补”,要么补气养血,要么滋补肝肾,帮助正气,改善功能。方法是针灸,艾灸或者药物,康复安全。

调整

也就是调理。临床上,对于很多虚实夹杂、虚实夹杂或脏腑功能失调开始的患者,郭诚杰教授主张针灸、药物调和、调理、调理经络、调理气血、调理上下、调理内外、调戏调养、饮食起居等,从而用一段时间的平和来纠正紊乱的脏腑经络和气血,逆转疾病的愈合。

疏通、沟通、补充和调整的应用

从肝论治乳腺疾病郭诚杰教授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或针药结合治疗乳腺疾病。他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了张仲景调肝治四脏的学术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调肝为枢”来调理气血、滋养肝肾、调理冲任、治疗乳腺疾病的学术思想。

肝脏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核心和枢纽。如果肝藏血,主疏泄,五脏功能如常,人体气血运行顺畅,四肢得到经络九窍的滋养,才能灵敏地运动。《苏文雕经纶篇》和《灵枢本沈丕安》都指出“肝藏血”。肝脏根据人体活动的需要,具有调节外周血容量和凝血状态的功能。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写道:“肝亦负责疏。”肝具有理气和情志的功能。脏腑的升降运行依赖于肝气,肺的升降、脾的运化、水谷的精细、胃的受纳和胆汁的排泄都依赖于肝对气的调节。所以,肝是脏腑气机的枢纽。一方面,肝通过调气来调节其他脏腑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十二经脉的联系和气血的循环,加强脏腑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唐荣川《血证论》指出:“木之性,主要在疏。”肝脏调节气血,调节情绪,如果肝脏充满了气,你就会感到舒服,否则你就会抑郁和沮丧。或者是肝脏太松懈了,叛逆生气了。苏文胃论:“肝之筋膜主身体。”苏文刘杰《藏象论》:“肝...充筋。”另一本书《苏文经脉》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兴气于筋。”明确了肝以藏血养筋膜;肝血不足导致筋膜营养不良,导致肢体停跳。任尔脉源于细胞,是十二经脉之海。肝藏血,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起到调和冲任的作用。

乳腺疾病的治疗强调“以肝为中心”。以肝为枢,意为“疏”,以调理肝经气机为先。对于邪实阻滞者,同时用“疏”法行气,活血化瘀,消除乳汁中的气滞、气滞、血瘀、痰凝(或湿);对于肝肾阴虚或气血两虚的患者,“补益”肝肾,调理冲任,或健脾益气养血;肝主情志,疏泄气机,所以乳腺疾病患者常出现情绪异常、抑郁或狂怒。所以在“疏、疏、养”乳腺疾病的时候,调节情绪和脏腑经络也是很重要的。

郭诚杰教授认为,足厥阴经分布于胸胁,乳头为绿色,属肝。如果肝气不舒,胸胁内经络不通,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乳房由足阳明经行过,足阳明经行是气血充足的经络,乳房是女人血液流动的地方。若肝气受阻,可跨脾土,使脾胃之气失升降,致水停滞,痰湿内生,血与痰湿相互作用,形成乳腺疾病。明代医家余说:“治乳若以‘气’字书写,不论虚实是否新,寒热是否温,各方都要兼顾理气通络之品,使乳之络通,气帅为血,阴生阳,气运旺盛,则血与之生。自然就好过了,洼地就好到了,心结就好散,就牢固了。同时“妇人用血”,肝主血调冲任。所以无论从血还是气来说,肝都是枢,所以要调肝。郭诚杰教授从“疏、通、补、调”入手,认为乳腺疾病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滞、痰湿火盛。在先调肝的基础上,治疗应以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为方药,如用药、取穴、疏肝理气、化瘀散结、化痰清热,或健脾利湿、通经活络。一方面可以帮助理气、补气、降气、理气、通络,帮助肝脏调理气血、调理经络;另一方面,利用促进脾胃功能的穴位或中药,促进气血增长,化湿化痰,使邪(血瘀、痰湿)自然消除,达到止痛、成瘾的效果。

临床取穴重在疏肝健脾,补阳祁鸣,随证加减补泻。A组:五木,合谷,如根(相门),两边。B组:剑经、天宗、干术,两边都有。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气血虚弱者,以《宗彝金鉴》余省汤加减。对于经常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最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或归脾汤,辅以柴胡疏肝散治疗烦躁。

郭诚杰教授在\"肝为人体脏腑气血之枢纽\"的指导下,临床治疗杂病强调\"肝为先\",结合脏腑辨证、气血辨证治疗杂病。《血证论》云:“三焦之源,与肝胆之气相联。”清在《读医随笔》中也指出:“脏腑十二经脉的气化,必须得到肝气化的鼓舞,才能通畅而不生病。......医者善调肝,而善治百病。”对于内伤杂病患者,郭诚杰教授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疏调”为第一步,先调人体气机枢纽的肝气,使其他脏腑气机升降有序进行。而“气血痰火湿食”等有形之邪阻滞经络的形成,都与脏腑气机失调有关。因此,郭诚杰教授治疗内伤杂病,无论疾病属于哪个经络,往往都伴有太冲穴,肝经原穴,穴位募集的阶段门,以调理肝气,平肝风,调理肝血。

如郭诚杰教授在临床治疗产后尿潴留、排尿困难时,常以首建井、祁门、未央为要穴,还可配伍肝俞。对于痰瘀互结,危害经络者,在“疏调”的基础上,采用“疏”的方法,即加用祛痰化瘀、活血化瘀的穴位或方剂,以达到其效果。如针刺治疗肝硬化瘀血阻络患者,以肝俞、膈脾(薛辉)、雪海(调摄一切血证的关键点)、足三里为主要穴位,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李沟等穴位。肝肾阴虚者,以补益肝肾阴为主,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减。

通络疏散风治面瘫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孔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之为面瘫、孤僻口,俗称“挂线风”、“歪嘴风”等。虽然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郭诚杰教授认为其发病机制的核心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局部经络瘀血阻滞。所以主张面瘫治疗的关键是前期的“沟通先行”,主要通过选取面部局部穴位来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疏”法,即疏散风寒或风热之邪。对于年老体弱,或者久病后脉络空虚弱的人,很难恢复,所以强调补益气血,滋养经络。

临床上,郭诚杰教授主要选取面部手足三阳经的局部穴位,如臧棣、步彻、柏杨、簪渚、项英等穴位,远端结合合谷、太冲。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如风寒发作,加针刺赤泽、列确等穴,风热者加针刺风池、曲池等穴。手法中特别强调透刺。风寒常配合艾灸、面部按摩等方法调理局部经气;风热者,可刺昆仑、外关,或刺少商出血,或加清热泻火药。创伤性面瘫除针刺上穴外,还可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于慢性虚弱、脉络虚损者空,以补益气血为主,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选取远端足三里、脾俞、舒威穴,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同时,电针的脉冲采用密波刺激气血,配合扶正祛风方药。除针刺外,郭诚杰教授还酌情添加川芎、白芷等活血通络药物,使局部经络贯通,是其\"通\"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叩击钟山穴治疗心悸咳嗽。

在古代,用这个穴位的人很多。钟山穴是一个交汇点,几条经脉在此交汇。能疏通气血,保持肺部呼吸顺畅。

穴位:钟山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第四肋间平面与两乳头连线中点之间。

由郭诚杰教授指导:

左右手掌轮流,38或60下。

搓着手鼓掌。拍的时候要有节奏,可以说点什么,直到感觉内心有点热。

我们的拍打类似于针灸。

揉耳朵调节全身疾病。

对于耳之会,人的气血最终会到达耳。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如果没有疾病,长期揉耳朵是绝对健康的。

由郭诚杰教授指导:

一般的方法是上下来回搓,这样搓的力度不够。我用的揉法是用手掌捂住耳朵,来回揉搓。

为了保持一定的力度,建议一天揉38次,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揉60次。

按摩腹部,治疗腰痛,延年益寿。

中医有几个长寿点,一是命门(肚脐对面),二是神阙(肚脐)。

点:神阙(肚脐)。命门位于腰背部,肚脐处,不需要特别精确。在周围按摩也很有效。

由郭诚杰教授指导:

揉捏法是双手掌心串联,按揉80次,100次,甚至200次。揉到感觉腹热腰热。方法简单,但作用大。

医学科学:

腹部是人体的命门。经常摆腰搓肚,也不能丢了命门。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它位于背部两肾之间,与肚脐相对。是强腰、补肾、壮阳的大穴。

谈到人生的这一点,郭诚杰教授也说过:

“有一个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病人,伴有便秘和失眠。糖尿病还在打胰岛素,所以可以控制。困扰他的是失眠和便秘。后来摩擦命门穴,饭可以吃了,血糖降低了,胰岛素减少了一半。

这说明烧命门绝对是养阳补阳的好方法。能起到全身保健的效果。\"

搓膝三次治疗关节痛

郭诚杰教授提醒说,这一行动非常重要。当你变老的时候,有很多人的膝关节会生病。中医说:人越老越老。

郭诚杰教授的指导

找到髌骨,手掌压在上面,由外向内搓38次,再由内向外搓38次。

然后,双手抓住髌骨,向上提38次。

弯曲双腿,膝关节髌骨下有两个穴位,外膝眼和内膝眼。用两个手指按揉这两个穴位38次。

这样揉膝盖是有用的,对膝盖疼痛有很大作用。郭诚杰教授说:

“每天早上起来坐在床上,晚上睡觉前屈膝揉一次。坚持两三个月就会感觉到明显的效果。

二十年前,我下楼的时候,膝关节感觉又软又疼。当时感觉像是膝关节增生。西医也叫髌骨软化症。后来才发现,这也是老年病。于是我开始揉膝盖,揉了三四个月,关节再也不疼了。\"

本文(灸法直论,灸法的要诀与技巧)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