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宽数闹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慎罩而毕培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段写骨肉离情的文章,体现出全和缺的观念。既没有走向“不完全宁愿无”的绝境,也避开了“抱残守缺”的死胡同。从“转朱阁”到“共婵娟”,由恨不全,而承认难全,由承认难全,而把全寄托在愿望上。诗情螺旋式的发展着-既不一味的怀恨,也不一味的悲观。
相关文章
-
家庭教师里的蓝玲百度百科
2023-03-17 08:10 阅读(849) -
“千里共婵娟”是形容爱情的吗?
2023-03-16 23:22 阅读(627) -
糗事百科的邀请码如何获得
2023-03-13 14:44 阅读(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