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是刘备毕生最大的失败,但一场战争的失败并不能说明刘备的无能,就连不可一世的曹操还有赤壁之败和汉中之败呢,何况刘备。
相反,刘备在三国时期完全是凭借白手起家创造出一片基业,相比于曹操的官二代和家族宗亲的支持,以及孙权的富二代直接接班相比,刘备的起点最低、硬件最差、资源最少,但刘备获得了与曹操亏咐和孙权平等的地位,这绝对说明了刘备的能力超强。
如果你经历过白手起家创业的艰难,就会明白刘备的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艰难,是多么的曲折,是多么的坚韧不拔,刘备依靠自身的努力、汗水、鲜血和永不放弃、百折不饶的态度,最终建立了政权。
刘备虽然能力超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备虽然自信满满,但难免骄傲自负,人性就是如此,刘备在夷陵之战被名不经传的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整支东征军全军覆没,不得不说,刘备这一次,真的大意了。
说到夷陵之战,就一定得说明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战败?
其实大多数战争的失败,都不是单纯的一二两原因,而是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加速度后果,夷陵之战也是如此,简单地说,刘备就是在错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为错误的决策,而被对手抓住稍纵即逝的战面,给予致命一击。
1、错误的时间
刘备东征孙权这场战争没有错,错的是刘备发动战争的时间。夷陵之战一年多之前,孙权派兵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导致在襄樊前线的关羽大军失去根据地,迅速崩溃,最后关羽被杀,荆州被夺。
孙权进行这一系列的战略早就计划好了,也做好了应对夺取荆州后刘备可能发动的报复行为,换句话说,孙权对于刘备准备发动的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既然敌人都做好了准备,刘备怎么能轻易取胜,毕竟实力摆在那。
所以刘备发动战争的时间错了,刘备太过急促,应该等到东吴放松警惕,或者孙权与曹丕关系恶化时再发动战争,刘备已是晚年了,担祥轿心时日无多,于是急促地挑起了战争。
2、错误的战争
这里的错误不是说刘备不应该发动战争,而是说刘备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如果与东吴军队硬碰硬的话,是无法取胜的,刘备想要取胜,要么出其不意,要么攻其不备,与东吴打消耗战,刘备没有胜算。
可夷陵之战确实就打成了消耗战,战争初期,刘备节节胜利,一路高歌,从白帝城一直打到夷陵,相当于从今天的重庆奉节一直打到湖北宜昌,深入东吴境内八百里,这也就是史称的八百里连营。
结果刘备军在夷陵被陆逊率领的吴军利用地形阻挡,再也无法前进,很难说前面刘备进展顺利是不是陆逊故意造成的,但陆逊此举明显地拉长了刘备军的后勤补给线,补给线一长,刘备军运输就会产生困难,虽然有长江,但如此长的补给线也给刘备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刘备最终失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3、错误的决策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个是在树林中扎营,另一个就是放弃水军。
其实刘备所犯的这两个错误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就是南方夏天天气炎热,刘备为了让士兵避开高温,才会下令岸上部队在树林中扎营,而水军也是这个问题,水军在长江上暴晒,也让人受不了,所以刘备放弃了水军,让水军上岸进入树林中扎营。
这两个错误被陆逊发现并利用了,造成了两个致命的后果,一个是在树林中扎营的刘备军,受到了东吴军的火攻,另一个是刘备放弃水军的后果就是将制水权拱手让人,没有制水权,那么东吴水军就能乘船绕到刘备军的后面进行包抄,这也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之所以损失这么惨重的原因所在,因为自己一方的蜀军,被东吴军包围了。
于是火攻加包围,彻底让刘备军全军覆没,这也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了,其他原因还有刘备骄傲轻敌,蜀军反应迟钝,刘备军在密林中扎营没有做好应对计划,明明知道有可能被火攻,却没有任何相应的保护措施。
但能说明刘备无能吗?并不能,只能说刘备大意了,刘备是深入东吴境内八百余里,但并没有连营,整个参与夷陵之战的刘备军只有5万人,怎么可能营地连续八百里,如果真是八百里,就是火攻一时半会也烧不过来。
再说了,
一个人是否无能,不是一次失败就能说明的,无能的人是没有一次成功的,而刘备不同,刘备是从底层一步一步依靠销宴纯个人能力与魅力,才白手起家,一手创立了蜀汉政权的基业,光是这一点,很多历史人物都不能比,所以当然不是刘备无能了,而是刘备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