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指稿,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山西北部地区(雁北地区,大同及朔州)。
具体古今地名对比如下:
907年,盛极一时的唐朝灭亡,朱温篡唐建立后梁,911年,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基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桀燕建立后,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勖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后不久亦被擒。914年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被杀。
923年神首,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末帝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
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后唐末帝在闰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后唐遂亡。
沙陀人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并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从此开始,“幽云十六州”就与中原长期分离,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的一块“心病”。
特别是到了宋朝,在大宋开国之初,宋太祖与宋太宗都试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纵观大宋王朝400年,前后18位皇帝,都没能完成这个“梦想”。
燕云十六州的丧失,直接导致中原王朝北方无地形屏障藩卫,晋北陕北防线处境尴尬。以致塞内外对峙时期,频频出现北军直捣汴梁的国防危机,典型事例如后晋之亡、檀渊之盟与金军游逗数灭宋。可以说,在丧失幽燕的数百多年里,除去檀渊之盟后的宋辽“和平”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处于北国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
一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在北方少数民族占领将近500年之后,“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了汉族王朝的统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