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彼岸》上映,总算是给这艘中国沉船的传奇故事,画上了一个画面唯美、情感充沛的句号。记得去年《太平轮(上)》上映之后,《太平轮1949》一书的台湾作者张典婉,曾在微博上说:“当吴宇森导演说他要拍太平轮时,我也一直期待可以贡献什么故事……吴导说谢谢我的书,他不是拍我的《太平轮一九四九》,只是拍一个一九四九年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里有艘太平轮。”显然,这不是一部以确凿史料或当事人口述史为基础的“纪录片”,而是以乱世爱情的基调,用一张借史料抒情的“旧船票”去试图抵达观众的情感彼岸的“文艺片”罢了。
然而,当年那些生还者的人生故事,是否真的与电影中的故事有过交集或是相似?那么,不妨简要回放、还原一下,那些关涉着“太平轮”沉船事件的历史真相与细节罢。
“太平轮”沉船事件发生于1949年1月27日,由于超载加之夜间航行,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货轮“建元轮”相撞沉没,“建元轮”立刻沉没,船上72人溺水而死,其中有2人被救起;太平轮在1分钟后跟着沉没,船上有超过900人遇难,仅有36人被救起,其中有3名为船员。死者多数是国民党高官、社会名流或工商巨子,有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辽宁省主席徐箴一家、蒋经国留俄时的好友俞季虞、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号称“天才音乐家”的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亚洲女首富龚如心之父龚云龙等。
《太平建元两轮互撞沉没》(《申报》1949年2月1日)
《申报》首篇报道还原“太平轮”沉船事件细节
上海《大公报》、《申报》等大小报刊,于1949年2月1日起,开始报道“太平轮”沉船事件。其中,尤以《申报》的报道最为详尽及时,一直延续到当年3月初。可以说,查阅《申报》相关报道,一篇被“史料压垮”的论文,就已然呼之欲出了。《申报》首篇报道,开篇即大幅援引一位生还乘客的忆述,基本还原了“太平轮”沉船事件的现场细节,惊天惨剧如亲历眼前,令人过目难忘。现将这段文字摘录如下:
农历除夕前夜,即一月廿七日夜十一时四十五分,本市中联公司行驶上海基隆间之太平轮,在离沪四十余海里舟山群岛附近洋面,突与由基隆载货来沪之益祥公返凯衡司建元轮发生互撞,结果两船间告沉没。建元轮上七十四名船员只有两人获救,太平轮上船员乘客计千余人,亦只救起卅六人,实为今年继江亚轮后又一大惨剧。
据太平轮获救生还乘客追述:太平轮原定廿七日晨启椗离沪,因临时有钢条一批计六百吨须装载附运,费时甚久,嗣在装入一百五十吨后,发现载重已逾船身规定之水平线,当时各船员曾要求勿再继续装入,但该轮业各主任以此项钢条运费已全部收讫,故卒坚持装运四百五十吨后始行启椗,启椗时间延至下午四时一刻。
该轮因仍欲于预定时间赶抵基隆,故驶出后开行速度极高,且未依规定航线行漏做驶,而改航近路。据该乘客谈:太平轮在夜十一时三刻驶抵舟山群岛附近时,海面无雾无风,但究因何故竟与迎面驶来之建元轮互撞,殊觉无法想象。渠忆当时太平轮孙老除速度过高,航线不符外,桅杆上之信号灯亦未燃点。至建元轮之航线似亦未合规定,故两船互撞时之位置系成直角,太平之船首猛触建元船尾左舷五分之二部分,而两船于事前均未拉汽笛。建元被撞后曾灯火通明,船员纷纷跃水向太平求救,船则于十五分钟内全部下沉。太平因急解救生艇不下,即以绳板救起两人,迨发觉本身舱内亦已进水,乃又以全速向附近一小岛回驶,但此时船身已渐向右倾,偏斜并下沉,至倾斜达四十度左右时,船内马达声即告停止。在太平船身尚未进水前,全部乘客已闻声惊醒,纷纷抢登顶层,呐喊呼救,迨船首逐渐下沉,海面一海里外突发现有一巨型轮船驶过,可能由于喊声所吸引,该轮曾用强烈之探照灯向太平轮之方向照射,但旋即熄灭,并继续开驶,并未赶来施救。根据生还乘客事后调查,该轮似系由基隆驶沪之中兴轮,因当时航行方向及时间适与中兴轮符合。在该轮驶离后,太平倾斜愈甚,未逾半小时,最后终告翻覆,顶层乘客亦合被压入海中,其中有卅六人因略谙泅泳,乃得攀附木板箱笼,随波漂流,直至廿八日晨六时半始有澳军舰一艘因曾于事前接获呼救电,驶来一一捞救。其余乘客殆已全部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