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朝花夕拾的评价:
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朝花夕拾轮散漏》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是一番境地。
2、清华新闻学院院长柳斌杰:《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作者每每把回忆往事与抨击时弊结合起来,笔锋犀利,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战斗风格。
3、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
4、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5、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民间话语掘铅空间的闲聊者的形象。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腊烂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写作时间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