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意思是“学习并且闭行试试温习这些知识,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当然,这是小学时候《论语十则》一课中的标准翻译,这也是自宋代以来的标准答案。这种解释是朱熹和其他的宋明理学学者所支持的。

朱熹在他的《四书集注》中对这句话做出了解释:“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意思是“学习之后,常常去温习,那么学习到的只是就会烂熟于胸。其中令人感到高兴的事情,是我们在不断地提升和精进。”

自理学兴起之后,这几乎成为了标准答案,但很多之后的学者对此并不认同。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讲句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可见,他并不认同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

这些学者则认为,物游“习”如果作为“温习”讲。和孔子“温故知新”的思想境界有所差距。“习”的本意,是小鸟反复试飞。这些学者考证了战国时代对于“习”字的用法。认为“习”作动词时,往往指的是“演练,训练,习用”这种意思。

因此,这些学者将这句话翻译为“学习之后,经常地去实践,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

两派学罩态销者从各自的角度来理解,略有区别,也各有道理。目前,将习作“实践”讲的解释正在逐渐代替“温习”。

参考资料

杨伯峻.《论语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9

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文学网-文言文字典:http://wyw.hwx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