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科学?一、问题的提出“人文科学”一词,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使用率相当高的概念,但要说清楚什么是人文科学,又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不仅是一个学科分类问题,而且是一个构造和规范学术思维空间问题。正是这样,它成为了现代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承担起对各学科思维空间进行建构和解构、开拓和改造的任务。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特别是一批德国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 ;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 。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前期的“科学与玄学论战” 。张君劢在论战中提出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五大区别,认为“科学”的特点在于:是客观的,重视形式逻辑,用分析方法入手研究,为因果律所支配,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人生观”的特点在于:是主观的,重视直觉,强调综合方法,主张自由意志,起于人格之单一性。这五大区别实际上已涉及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界问题。但是,这种探讨由于复杂的原因而未能深入开展下去。这使得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至多只是从学科分类上看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而不了解人文科学对转变人类思维方式的意义。而且,在中国要理解人文科学,似乎还有一个特殊的困难,就是长期以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概念混合使用。例如,在权威性辞书《辞海》(1979年版)中,就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贺猜学作了在内涵与外延上大体相同的界定。书中“人文科学”词条称:人文科学 ……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书中“社会科学”词条称:社会科学 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这两个词条都以研究“社会现象”为其内涵,又都以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其外延,实际上是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看作是近乎相同的概念了。这种状况使得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非易事。正是这样,今天有必要对“人文科学”作出新的理解和厘定。这对于人文科学思维空间的开拓和册备规范,对于人文科学在现时代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试图通过对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地位、基本任务和构成要素的探讨,说明什么是人文科学。二、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要说明什么是人文科学,首先有一个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问题。这也就是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对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以往的研究者多从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入手,通过研究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它们的界线。狄尔泰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李凯尔特区分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张君劢区分科学与人生观,大体上都是循此思路。但是,近百年来的科学发展,使得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逐渐趋于模糊,这一思路在今天已难以继续沿用了。针对这一状况,笔者主张改从考察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联系入手,来对这三者作出区分。从研究对象上看,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研究“人”。对于“人”的研究,构成了这三者在研究对象上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研究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为它们之间的划界找到了新的入手处。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人” 。人是有生命的。但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其他有机物的州拍毁生命存在,有自己的特点。人的生命存在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生命,这是一切生物机体都具有的;另一是文化生命,这是人所特有的。人的生命存在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就在于人有着文化生命。文化生命规定着人的本质,它赋予人的自然生命的生与死以意义,也决定着人的文化世界的创造和发展。人创造文化世界的生命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在与自然界的联系上,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动物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论是适应自然界还是改变自然界,都是直接的,无中介作用的,没有意识和目的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则是间接的,是以文化世界为中介实现的,是有意识和目的的。例如,动物获得食物的途径相当直接,而人为了获得食物则在自己与自然之间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建立和发展了农业、渔业、畜牧业、食品工业,现在还利用航天技术在宇宙空间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证食物的可持续性增长,改善食物的质量。人正是通过文化,逐渐地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地把自然界转化为对象世界,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人的文化发展到今天,使得人与自然的联系已由古代的狭隘的区域性联系扩展为全球范围、乃至地球之外的世界的联系。另一是人与社会的联系。人是“社会的动物”,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是靠人的文化世界来建立、来发展的。离开了人的文化世界,没有语言,没有符号,没有意志,没有理想,没有传统,就不可能建立和发展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随着文化世界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就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自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得以建立、发展、完善,并通过暴力的与和平的手段向全世界扩张,一切落后民族闭关自守的大门都被冲开了,各种人群、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日趋复杂。时至今日,这种联系已发展为全球化运动。在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中,不仅表现为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集团的复杂关系,而且表现为各民族、各区域组织、各宗教集团的复杂关系。现在完全可以说,不了解文化,就不可能解决当今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因此,与其说人是“社会的动物”,倒不如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对于人的生命存在与生命活动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目的出发,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学科。首先,可以把人的自然生命与人的文化生命加以区分,把人与自然的联系与人与社会的联系加以区分。对人的自然生命、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研究,就形成了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应用化的结果,又延生出技术科学);而对人的文化生命、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人体科学、体质人类学,这些研究人的学问,是对人的自然生命的研究,因而属于自然科学,而不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再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与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研究,是不相同的。前者所探讨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的本身,即人的本质;而后者所探讨的,则是人的生命活动在人与社会联系中不同方面的表现,即人的行为。对于前者的探讨,形成了人文科学;对于后者的探讨,形成了社会科学。人的文化生命的存在与活动,具有不同的方式,如语言、诗歌、艺术、历史。对它们的分别研究,就形成了语言学、文学、文艺学、历史学。而对人的文化生命存在的本身进行反思,则是哲学的任务。这就构成了人文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人与社会的联系,也具有不同的方式,如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民族、宗教。对它们的研究,就形成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对于人与社会的联系作总体的考察,形成了社会学。对于人的文化生命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作实证性探讨,形成了文化人类学。这就构成了社会科学的各分支学科。通过上述考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说明,从而也就确定了人文科学的学科地位。从中可以清楚看出,人文科学不仅与自然科学有着区别,而且与社会科学在内涵与外延上也非重合。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 三、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人文科学既以人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和活动为研究对象,那么也就形成了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的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三:(一)探讨人的本质,(二)建立价值体系,(三)塑造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些基本任务上,人文科学进一步显示出自身的特质。(一)探讨人的本质本文已经指出,人的文化生命规定了人的本质。人文科学以人的文化生命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对人的本质进行探讨。人文科学可以说都是探讨人的本质的“人学” 。所谓“人学” ,即对于人的文化生命作探讨的学问。以“人学”为特征,是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共同点。人文科学的各分支学科,正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域入手来对人的文化生命、人的本质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哲学、文学和史学,常常被人们称之为“人学” 。正如卡西尔所说:“历史学与诗歌乃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筑我们人类世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即使是语言学,也实际是对于人的本质的一种探索。语言与人的形成和发展是连在一起的。语言不仅仅是人的思维的外壳,而且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存在方式。用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的话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人的文化世界的发展,表现为语言的转向和话语系统的重构。因此,语言学研究的实际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文化世界、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不能胜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虽然都对人加以研究,但自然科学所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是人与自然的联系,而不是人的本质;社会科学所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是人的行为,也不是人的本质。探讨人的本质,只能由人文科学来承担。(二)建立价值体系人的生命存在,由于具有文化生命的一面,因而与动物的生命存在相区别。这种区别首先在于,由于文化以价值为轴心,因而人是有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的,动物则是没有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的。人文科学研究人的文化生命,探讨人的本质,就在于揭示具有历史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批判、解构以往的过时的价值体系,建立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的价值体系,即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体系。文学、史学、哲学,都以各自的方式,担负着这一任务。人文科学的这一任务,中国古代人文学者就注意到了。孔子在整理《诗经》时即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他看来,《诗经》的作用不仅在于保存了古代诗歌,更在于由此而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因此,孔子十分重视《诗经》的作用,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从而使得《诗经》成为儒家经典,传之两千年而不衰。司马迁在论述写作《史记》的目的时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确立一种价值体系,以此来评价古人,也以此来规范来者。而这一工作,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难以完成的。很显然,自然科学并不能建设人的价值体系,尽管一些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和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会对价值体系发生重要影响。例如,目前对于“克隆”研究是否要推广到人类的讨论,就极典型地表明自然科学在价值选择上的无灵。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都要涉及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问题,但这种取向标准和追求目标的确立,不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自身所能解决的,而必须依靠人文科学所建立的价值体系。例如,经济学所涉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问题。因此,在经济学自身的范围内,是难以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的;而只有通过哲学的探讨,才能逐步地对这一问题作出比较合理的说明。(三)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不仅建立价值体系,而且由此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物质世界,一是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共同构成了人的文化世界,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使人的文化生命真正得到安顿,即使人能够真正安身立命的,还在于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家” 。严格地说,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起了作用。自然科学的某些重大发现、某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一百年前,严复引入并倡导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唤起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就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起了巨大的作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说的提出,法学理论的完善,教育科学的发展,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当然更要大得多。但是,在精神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无力建立的,而只能由人文科学来建立。能对人的精神世界起这样的塑造作用的,除了人文科学外,还有宗教。特别在冷战结束后的当今世界,宗教的作用尤为突出。人文科学与宗教尽管都能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但两者的基本精神与基本方式又是不同的。从基本精神上看,人文科学正是同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产物,它把价值体系的基础由神的世界转到人的世界。人文科学不以神、不以上帝作为自己立论的最高原则,宗教则以神、以上帝作为自己立论的最高原则。尽管现代宗教理论表现出理论化、理性化、世俗化的特点,但以神、以上帝为其立论的最高原则这一基本点,则是没有改变的。因此,人文科学塑造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世界;而宗教所塑造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世界。这两种精神世界都能使人得以安身立命。但极端的宗教神秘主义的精神世界,会导致人的生存危机。当今世界上“邪教”的蔓延,即是其例。因此,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方面,人文科学比宗教具有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只有人文科学才能为安顿人的精神提供一个真实的“家” 。这个“家”不在辽远的天国,而就在现实的人间。人文科学的这种任务,可以用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话来表达:“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人们必须在自身周围建立诗的世界,并生活其中。”上述三项基本任务,充分显示了人文科学自身的特质。这一特质,如用中国哲人的话说,就是“为己之学”,而非“逐物之学”;用西方哲人的话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四、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人文科学既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那也就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构成要素。笔者认为,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有四:(一)人文学者;(二)人文精神;(三)人文方法;(四)人文著述。(一)人文学者人文学者之所以成为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仅在于人文学者是人文科学的研究主体,人文学者的素质决定了人文科学研究的素质,而且更在于人文科学研究对于研究主体有特殊的要求:首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具有相当强烈、相当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所谓个性化特征,不仅是指人文科学的创见及其成果,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特征、见解,从内容到形式是多姿多彩、万紫千红的,而且是指人文科学的创作及其成果之中,灌注着创作它的人文学者的文化生命,体现着人文学者的“自我”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诗如其人”就是指的这个意思,说明在文中、诗中都可以读出创作它的人文学者的“自我”。例如,从《论语》中我们可以读出孔子,从《离骚》中我们可以读出屈原,从《史记》中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出曹雪芹,从《围城》中我们可以读出钱钟书。而在自然科学的各种各样的公式与数字后面,是读不出自然科学家的“自我”的;如果要能读出来的话,那么一定是在作科学史的考察时;而科学史,则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其次,人文科学对人的文化生命的探索,不是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是研究者向外在的对象世界进行探求、加以把握的过程,而是用研究者的文化生命去体验、感悟、理解、诠释人的文化生命的过程,这是一种内与外、彼与此的相互交流、相互感通、相互共鸣的过程。这就对人文学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人文学者具有独立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自由的精神,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人民、人生有一种真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的文化生命作出深刻的体验、感悟、理解和诠释,才能在人文科学中有真见解、真创造、真成果。孔子、屈原、司马迁、曹雪芹、钱钟书都是这样的人文学者,因此他们都能留下影响深远的传世之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文科学之历程正是人文学者的“心路历程” 。正是这样,人文学者在人文科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之一。(二)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概括地说,就是把对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通过人的文化生命的宏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反对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自然生命,也反对把人的存在归结为神的世界或人的文化世界的某一部分(如科学、技术、经济)。换言之,人文精神强调人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既与单纯把人归结为自然的不分人禽的观点不同(如极度的自然主义、法西斯主义的人种学),又与立足于神的宗教精神相对立,也有别于片面夸大科学作用的科学主义和单纯强调经济作用的经济主义。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文化,人的文化生命与人的文化世界不同,人文精神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在古代中国,人文精神首先强调的是“人禽之辩” 、“华夷之辩” 、“君子小人之辩”中的人的类的自觉。又如在近代西方,人文精神首先强调的是人从中世纪教会、神学对人的压抑下的个性解放。再如在当今世界,人文精神首先强调的是反对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近年来所开展的人文精神讨论,主要就是强调对于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尽管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但它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文科学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科学的动力与灵魂。对人文精神的自觉和追求,促成了人文科学的发生、发展。而人文科学也只有体现了人文精神,才能富有生气、富有活力、富有创造性,才能实现人文科学所承担的探索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塑造精神家园的任务。失去了人文精神,人文科学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影响力、吸引力,就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作一个真正的人文学者,从事真正的人文科学研究,就必须有其人文精神作为支柱。人文精神既是历史的范畴,那么也就意味着,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在这个时代过去之后,也就势必失落。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随时代的变迁而失落,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失落当然会导致人文学者和人文科学的危机。面对危机,人文学者又要担负起重建人文精神的任务。人文精神的重建,势必又推动人文科学的新的更大的发展。危机——- 重建—-— 发展—-— 再危机—-— 再重建—-- 再发展,这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们正处于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与重建之际。需要指出的是,人文精神不仅与人文科学紧密联系,而且与人的文化生命的安顿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辟连在一起。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发展中,实际上也蕴含着要不要人文精神的问题。只不过相比较而言,没有人文科学那样突出、那样重要罢了。(三)人文方法人文科学研究当然需要方法,这是毫无疑义的。关键在于:人文科学要有自己特殊的方法。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人文科学的方法有如下特点:首先,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强调的是实证性,认为只有通过证实或证伪,才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人文科学方法则强调的是非实证性,认为主要是通过体验和感悟,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其次,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强调通过主体指向客体、反映客体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强调在主体指向、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可能绝对减少)主体的因素的影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可靠地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人文科学方法则强调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感通、相互共鸣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强调只有在这种交流、感通、共鸣中才能比较可靠地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再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强调用逻辑的方法表述自己的研究,人文科学则主张用多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既有逻辑的,又有诗的。掌握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十分重要。只有运用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人文科学,才能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四)人文著述人文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中的创造,以人文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一般来说,人文著述具有三个条件:一是有物理的载体(如简牍、纸张、书籍、录音带、录像带、照片、软盘等,也有一些内容是经过长期口耳相传得以保存,这是一种特殊的载体);二是有符号的记载(如语言、文字),这些符号表示着一定的意义;三是有探讨、思考人的文化生命的内容。因此,人文著述是一种“文本” 。人文著述作为人文学者留下的“文本”,是供其他的人文学者和以后的人文学者作解读的。解读人文著述,是人文科学研究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也是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处。如屈原的《天问》,既有文学的内容,又有自然科学的内容,不仅是楚辞的名篇,而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古代宇宙论的重要文献。对于今天的人文学者来说,《天问》仍是必读之作;而对于今天的天文学家来说,《天问》大概已很少有人问津。这说明,人文科学研究离不开对人文著述的解读。那么,解读人文著述,对人文科学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说它对于人文科学研究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呢?主要在于两点:第一,人文著述保留了人文学者的创造,是记录人文科学已有成果的文献资料,通过解读,能读出前人或别人的思考,能读出人文科学的演变和传统,并由此启示解读者自己的创造;第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来“文本”意义的重释和重构,就是一种创造。在解读中,解读者不仅读出了过去,也读出了现在;读出了别人,也读出了自己。中国古代,从韩非的《解老》、《喻老》到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读通鉴论》,可以说都是解读人文著述的名著。还有一些读书笔记,如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列宁的《哲学笔记》、毛泽东对二十四史的批注,都是解读人文著述的有名笔记。因此,可以说,解读人文著述是人文科学创造的活水源头之一。人文著述对人文学者来说,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关键在于解读者自身。不高明的解读者,往往读出的意义甚少甚小;而高明的解读者,却能从中读出很多很大的意义。上述四个构成要素,进一步展示了人文科学的内在结构,特别是展示了人文科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特殊性,构成了深入理解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
-
95089是什么电话
2023-03-15 01:15 阅读(27435) -
石凉的三个妻子都是谁?
2023-03-02 20:31 阅读(10622) -
2019年12月1日武汉新冠肺炎死亡多少人
2023-06-01 14:15 阅读(8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