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乒乓球外交的资料

乒乓球外交的资料

1  1971年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  4月14日,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同日,美国总升局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  2  名古屋载誉归来后,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女队队员郑敏之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周总理走过人群时,忽然回头叫着“郑敏之,郑敏之”,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总理一把拉到主席身边,搂着她的肩膀向主席介绍,邓大姐也过来搂住队员们,称赞她们真了不起:“小小的银球震动了地球。”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31届世乒赛的任务圆满完成。在4月7日中国乒乓球队与亚非拉各  国的临别游园会上,悄然离席的赵团长回来后宣布了中国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消息。同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的会议上也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1971年,中国新外交攻势,首先从乒乓球队开始。  1971年4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接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而后美国总统吵孝让尼克松很快做出了回应,几项对华新措施对外宣布,中美关系跨出关键性一步。  1971年11月,五十多个运动员正在北京参加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时,由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提议的关于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以77票成通过。这期间,中国与20多个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如愿访华,周恩来还在首都体育馆为尼克松安排了一场意味深长的体育表演。之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关系更进一层。中国迎来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高潮。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16人抵达美国底特律,此后的18天里,他们把友谊的种子散播到从美国慎简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每一个角落。  身为当时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李振羽还特别记得中国运动员扶起摔跟头的美国黑人运动员感人一幕,正如在白宫,尼克松欢迎中国代表团的招待会上说的:“在比赛过程中,必然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你们率先沟通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最大的胜利者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