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 ● 歌
临县位于山西吕梁山脉西侧的黄河之滨,这里广泛流传着一种挑伞唱秧歌的民间艺术形式,叫作“伞头秧歌”, 由于“伞头”(领舞者)在秧歌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执花伞,故而得名,当地群众也称“闹秧歌”“闹会子”“闹红火”。 临县百姓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扭唱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临县伞头秧歌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舞蹈、民歌、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融合成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性民间歌舞艺术。
渊源与演变
临县伞头秧歌起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相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汉代以前为其孕育期,两晋到宋元为其形成期,明清两代为其兴盛期,清末民初以来是现代转型期。
孕育期的临县伞头秧歌带着浓厚的民间祭祀歌舞色彩。其间已有一些娱神歌舞被吸收进秧歌表演中。延及两晋宋元,临县伞头秧歌初步完成了其从娱神为主到娱人为主的转变。
明清为临县伞头秧歌的兴盛期。据康熙五十七年《临县志》对元宵节所作描述“张灯结彩,献戏赛毕,各坊社醵金合晡,谓之破盘”,描述了当时闹元霄的盛况。
抗战时期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临县秧歌历史上最兴盛繁荣的时期,也是秧歌本身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农民群众在经受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之后,一下子被解放出来,做了国家的主人,那种翻身后的喜悦心情,要唱、要扭、要表现,便都通过闹秧歌这种形式集中地反映出来。许多新的艺术构思、艺术制作产生了。一些“旧瓶装新酒”的节目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较好统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旧秧歌的改革。1943年冬,晋绥三分区地委在临县松峪村召开了民间艺人座谈会,有若干较出名的伞头参加座谈。会后很快掀起了一个新秧歌运动的热潮。使临县伞头秧歌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当时党在晋绥边区的重要文艺宣传形式之一。这是临县伞头秧歌的一个大的飞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临县文艺界的同志从试验出发,大胆革新,将秧歌从街头搬上舞台。在舞蹈动作的设计、音乐的改革、场面的调度等方面都作了一番新的“尝试”。这种改革很快被群众所接受,并于1977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参加了吕梁地区业余文艺调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表演形式
“伞头”使用的器具有伞和响环。伞是普通的花伞,周围缀有红绫,表演时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旋转,上下飘动,轻盈自如。响环俗称“虎衬”,是用响铜铸制而成的环状圆筒,直径约10厘米,朝外开缝,形似手镯,内装小圆球,摇动时发出串铃般的响声。响环的作用一是作为道具使用,象征威武;二是摇动起来作为唱秧歌或行动前的信号,以指挥锣鼓乐队。乐队使用的乐器一般有大鼓、腰鼓、马锣、铙钹、铰子、手锣和唢呐。
临县伞头秧歌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支秧歌队人数不等,多则二三百,少则六七十,前面有门旗、彩旗和鼓乐队开路,中间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最后有龙舞、狮子舞收尾。所有参加的表演者,统一在伞头带领下,踩着锣鼓唢呐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自由发挥,尽情舞蹈。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欢腾的彩色巨龙。
伞头秧歌活动形式分为“过街”“掏场子”和“小会子”三种。唱秧歌主要是伞头的事。伞头肩负着指挥全局,调动情绪,编排节目,评论演出,以及代表秧歌队与外界交往、答谢、祝贺等一系列职责,而这一切都得通过唱秧歌来进行。伞头唱秧歌必须是依照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唱,群众称“现炒现卖”,走哪唱哪,见啥唱啥。一个好伞头,在正月里要编唱数百上千首秧歌,在一生中编唱的秧歌数以万计,有祭祀秧歌、拜谒秧歌、排街秧歌、道喜秧歌、接送秧歌、对唱秧歌等不同门类。最能表现急才、快才的,要数伞头对唱。伞头相逢,互相叫唱,可从上午对唱到日落西山,群众称此为伞头“相鵮”,就如两鸡相斗互不相让。
伞头秧歌的演唱曲调十分丰富,据普查统计共有40余种,主要有上川调(临县湫水河上游,包括县城附近)、下川调(湫水河下游地区)、小川调(沿小川几个乡镇)、西首调(临县西部黄河沿岸地区)四大类。目前主要剧目有《卖菜》《钉缸》《打腰鼓》《跑竹马》《水斗》《吃瓜》《刘三推车》《元宵会》等。
艺术特色
伞头秧歌的唱词曲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稀有的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其自身的表演形式决定了即兴编词这一特色。当伞头领着一支庞大的秧歌队伍表演时,或排街走巷,或进场入院,或表演节目等一系列活动,伞头都得用唱秧歌的方式来指挥。并且须依据当时场地的环境气氛编唱针对性较强的秧歌来拜年问候,答谢评述。对于一个伞头来说,即兴编唱是最起码的要求。伞头秧歌好在即兴,贵在即兴。
四句同韵是伞头秧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除此之外,还特别讲究声调,即同声同韵,以此增强艺术感染力。在遣词造句方面,临县伞头秧歌以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语言为基础进行艺术提炼、加工,形成通俗明快、自然流畅、风趣幽默、雅俗共赏的风格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新悦耳。此外,临县伞头秧歌还运用了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排比、暗示、象征、双关、反讽,来增加它的艺术表现力。
秧歌是一种听觉艺术,观众对唱词内容的理解、欣赏、体会以至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全靠听觉来完成。这就要求它的语言必须是通俗易懂,明快自如。伞头秧歌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以临县方言为基础,所述内容贴近生活,为百姓喜闻乐见,这是形成浓厚地方特色的主要因素。
作为广泛流传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临县伞头秧歌在历史上给当地贫苦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欢愉和乐趣,寓意深刻,唱人唱事入木三分。许多由伞头即兴创作的歌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宝贵资料,现已积累3000余首。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文化理念的反映,政治变革的侧影。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本文作者系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报道: 石婉茹
编辑:小 欣
山
西
画
报
公众号ID
sxhbs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