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燧石文学设立白莲花奖?

怎么看待燧石文学设立白莲花奖?

先来说说这个燧石文学奖。

这个奖是天津市作家协会设立的,旨在“发掘好故事,致敬好内容”,是一个面向青年人的文学大赛,奖项设置了最佳小说类(分为最佳短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最佳长篇小说、最佳超长篇小说),最佳 90 后男/女作家,和比较受关注的白莲花奖。

说起来比较寒酸,总共才50万奖金,后续也没看到有何版权经纪或者作家包装的进一步的变现措施,可见主办方并没有什么资源,运营能力差。

从奖项设置和社会反响来看,做这个奖纯粹是策划了一次新闻事件。最佳小说类奖项中规中矩,不少奖都会设置。90后男女作家奖,是呼应了这两年开始炒作90后作家一代,但是这话题没炒出什么新意,被互联网“肢解”的一代人,主流话语的模式是套不住的。

比较有点意思的就是这个白莲花奖了,这几年IP大热,网络文学变现能力大为增强,但是市场的火热掩盖不住作品文学性思想性的低水平,很多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雷同,套路化非常严重。

所以,很多流行作品都有“抄袭”嫌疑,口水仗满天飞,但是由于在取证、判定的难度很大,只能让口水继续漫天飞。设立一个奖,只能说是可以“羞辱”抄袭者,最主要的是给自己博眼球制造人气,实际上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作为局外人,真心觉得作协组织主办的这个奖项应该回到文学本身,而不是一味为了博眼球哗众取宠。

常有人觉得目前的反抄袭太耗费资源,威慑力也不够,要对涉嫌抄袭的作品,从严认定,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那样做的话,也许抄袭的人少了,但创作的空间也会慢慢消失。一直奋战在反抄袭一线的编剧余飞指出,每一个创作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工作的,如果反抄袭扩大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幸免,就看舆论是不是朝他开炮。

为何我们身边的抄袭现象丛生,却屡禁不绝?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我们的社会仍存在滋生“抄袭”的土壤。我国曾一度盛行的“山寨文化”,其实就是在打着IP的擦边球。同时,公众并未被完全普及关于版权的知识,盗版作品横行。而我们在网络上轻易、随便转载下载他人的作品,其实也是一种侵权行为。二是作者的不守德,不自律。也许每个人的才华、能力不一定会和追求成正比,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期,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选择抄袭的理由。三是读者的版权意识不强。小时候,每个人在写作文时,是不是会听到诸如“不懂写作文就去借鉴一下别人好的作文”“抄几句也没关系”的话?长此以往,这样的“抄几句”思维一旦固定,便是对他人的版权造成极大的伤害。

对于“抄袭”,我们的态度永远只有两个字——抵制。诗有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作者塑造了血肉,倾尽了灵魂,企能被那些抄袭者轻易抄去,为己所用?公众需抵制任何侵犯他人版权的作品及衍生作品,只有堵住了抄袭者的路,才能让他们无路可走。同时,每一个文字工作者也需洁身自好,自觉去维护文学的纯净。只有我们向前迈进一大步,抄袭者才会步步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