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母女拼音是什么

母女拼音是[mǔ nǚ] 

母女拼音是什么

拼 音 

mǔ  

部 首 母

笔 画 5

五 行 水

五 笔 XGUI

母女拼音是什么

拼 音 

nǚ   rǔ  

部 首 女

笔 画 3

五 行 火

五 笔 VVVV

[释义]    母亲与女儿或母女之间的关系。    

[出处]    出自《弥沙塞律》中的母女同婿这一成语。    

电脑拼音打字:mn、munv、mun、mnv

母女出处:

出自《弥沙塞律》中的母女同婿这一成语。

古时有家庭中母亲和女儿的意思。

现在也有家庭中的母亲和女儿的意思,并出现了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好这一层意思。(母女情深)

《母女同婿》,典故 ,佛典故事,出自《弥沙塞律》。

译语:

佛在舍卫城之时,优善那地方有一少年,出外散步,见一女子,名莲华色,艳如桃李,真是典型的美女子,少年一见生情,即聘娶成夫妇。婚后不多时,女便怀孕,照印度风俗,送归母家,以待生产。十月满足,生下一女,夫因妇新产,不能亲近,乃私通于女之母。莲华色知道了,恨其无耻,想把丈夫撵出,勿令到母家来,从此断绝夫妇关系。又一转想:所生女孩未离乳哺,倘由夫携归,恐难抚养,若留自养,又累父母多负担两个人的衣食,不得已,忍气还归夫家。直到女已八岁,可以离母,乃舍离家庭,独自逃出。一路行来,只图远离夫家,并无目的地。行到波罗奈地方,饥渴疲极;坐于水边,适有长者,出行游览,见而爱好,上前相问:“卿住居何处,父母何姓?为何一人在此?”埋扰姿莲华色答言:“我某氏女,今无所属。”长者言:“既无所属,能作我正室否?”答言:“妇人事夫为重,有何不可?”长者即命车载归,拜为正妇。莲华色料理家事,上下和睦,夫妻相敬,不觉过了八年。一日,长者语其妇言:“我有一部分财产在优善那地方,已八年没有收取利息了,计算下来,有亿万数,今欲往彼收取,与汝暂别。”妇言:“彼处风俗甚坏,妇女放荡,君今独往,恐失操守。”答言:“我虽才识短暗,尚不至任意淫邪。”妇言:“果能如此,当听君去,愿闻一誓。”长者答:“甚善。”即誓言:“若发邪心,此身与邪念即时毁灭。”于是相别出门。行到优善那,收取息债之处既多,经年尚未收毕,旅况凄凉,颇思女子。自念我若邪淫,恐违本誓,若再娶一房妻子,不为失信,遂留心访询。遇一少女,容颜雅妙,视瞻不邪,心中喜爱,便向其家求婚。父女知长者高才大富,欢喜许之。长者收债取息既毕,带了新娶之妻,还归波罗奈本地。恐两妻同住不和睦,乃把新妻安顿在别一宅中,然后回家。从此早出夜归,与往年情形不同了,莲华色见了,心上詑怪,暗地里问长者的从人:“每天到何处去?”从人答言:“别有一位少年夫人,住居别宅。”莲华色遂问长者:“李毕君既娶有新室,为何瞒得实腾腾地,不给我见面。”长者答言:“恐卿怀恨,故留居外宅。”妇人言:“我并不怀恨妒忌,神明可鉴,只管请他回家,一同料理家务。”长者即带新室回家,此女即是莲华色的亲生女儿。因为从小别离已久,母女相见,各不认识。后因沐头,莲华色细视其形貌,疑是自己女儿,问起乡邦及父母族性,女一一告之,方知其实,母惊且恨。言:“昔与母共一夫,今又与女同一婿,生死迷乱,至于如此,若不断除爱欲,出家学道,则此等颠倒惑乱,何由得息?”便委弃逃出。行到世尊所住的祇洹门首,饥渴疲极,坐一树下。那时世尊与大众围绕说法,莲华色见人这样多,认为是什么节会,当有饮食可乞,即走进祇洹精舍,见佛世尊为大众说法,听了片时,闻法心解,饥渴顿忘。于是世尊默察在会大众,谁应得度,惟有莲华色应得道果,即为说苦集灭道的四谛。妇人即于座上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他既得道果,只一心合掌,向佛而住,更不起杂念妄想。佛说法毕,会众各散,莲华色向前,作礼佛足,长跪合掌白言:“愿于佛法中出家。”佛即许之,告波阇波提比丘尼(波阇波提即释尊之姨母,释尊降生,母即丧亡,育于姨母,后成道。姨母及许多信女欲出家随从,佛不许,再三哀恳,乃制比丘尼戒,始有比丘尼;故波阇波提为比丘尼上首。):“汝今可度此女修道。”即度出家,受具足戒(具足比丘尼之戒律也),勤行精进,直到成罗汉果,具八解脱(罗汉果中八步的解脱,犹如升级。)而容颜焕发,倍胜于昔。一次入城乞食,一婆罗门见之,心生染著,心想:“此是出家的比丘尼,不能聘娶为妻,只好寻访其住处,想法图之。”后比丘尼复行乞食,此婆罗门候其出来,便暗从后门掩入,伏于床下弯绝。这天诸比丘尼因终夜说法,十分疲倦,莲华色还房,仰卧熟睡。于是婆罗门从床下爬出,做出不净的行为来,莲华色比丘尼觉知,即时踊身空中,而婆罗门即时于床上,以肉身堕入地狱去。

释义:

莲华色未出家时,为人并无缺德,嫌夫私通于母而弃之,耻也;不忍生女之无人抚养,慈也;不忍父母之担负衣食,孝且廉也;再嫁长者,和于其家,敬于其夫;长者再娶,复能不妒,妇德备也。从世间法而论,妇女如此,亦可谓难能希有矣。然两嫁而两遭母女同牡,似乎欲洁其身而不可得;则因无始以来无明障蔽,非世间法所能速破也。吾辈具缚凡夫,亦复如是。妻妾子女,痴爱无极,安知过去生中不为冤对,今世怨仇,恼恨无极;乃至猪羊鸡鱼,充吾口腹者,安知过去生中不为父母眷属,若非断除贪爱,何由解脱无明?莲华色行修缘熟,值佛住世,故得即身证罗汉果。吾辈行多失检,又生于末法之世,进修极难,若非警惕自勉,安能克胜深重之业障哉?至于婆罗门逞其邪欲,明知比丘尼不可得,而复设计犯之,其肉身生堕地狱,理故应尔,不足为异。莲华色既在寐中,不为毁戒,故仍有神足通,能踊升虚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