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在古书籍中未见以方彝为礼器的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型作方形而名之。
关于彝族“
1、来源;
凉山很多土司绝嗣就是贵州的上门继承的。也有不少云贵土司逃亡凉山,比如普济州长官司,岭光电祖先煖带田坝大陵仿土千户,就是逃到凉山后,因功恢复土职的。
2、凉山近代社会;
近代凉山民族关系是相当不和谐的。基本上,本地的两大民族是不把对方当做人的,汉族概念里彝族等价于动物,用猡猡(彝语虎龙的谐音),而彝族概念里汉族等价于奴隶。所以在双方群族内部的道德观念,在对方身上是无效的;比如一个汉族人在汉族群体内,尊老爱幼,但他对待彝族老人完全没必要尊敬,因为道德约束是无效的;换彝族同理。不存在普世的价值。要不是49年解放后政府管理有效,倡导民族平等理念,这个乱局还会持续。
3、凉山落后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1)内在:
彝族的传统消费观念:有人说凉山彝族很懒,这真是没有抓住关键。东莞凉山彝族打工人员官方数字达15万之众,实际会达20万+,也就是说,每15个凉山彝族,有一个在东莞打工。懒还去打工做什么?我认为关键的是消费观念。彝族人传统里,以勇者荣,帮扶亲友者荣,好客者荣,讲究仪式排场,存在大量铺张浪费,破坏性支出的现象。客人来家里,即便只有一只鸡,也要把这只鸡宰来招待,这种习俗不利于资本积累。
地理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凉山这地方,住在山上比住在山脚富余,温饱条件更好。原因是山下农田面积小,产量低,人口密度大,大量的彝族从山上搬迁到山下,经历了三汪缺餐不饱,以及水肿、吸血虫等病后,严重不适,又退回山上。而80年代后,山脚的经济因为生产技术、交通的发展而腾飞,山上则因建设难度大,分散而日渐沉沦。
2)外在:
政府宏观资源调控:当年凉山也有机会抓住资源优势发展的,但被调控调没了。攀滚纤枝花原本属于凉山,但发现巨量矿藏后,被划分出去,全部通过移民去经营。攀枝花市人口123万,倘若以受益本地人的方式开采,这123万能占到现在凉山人口的20%,相比经济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