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而且有些词汇容易令人产生误解,但在当时语境中只利用其中一种含义的句子。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但不确定究尘厅竟在表达哪种意思。也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歧义句主要由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造成的,书面语主要由多义词造成的,还有语言组合造成的。组合的歧义派姿隐中又有语法组合的歧义和语义组合的歧义。
常见歧义:
一、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1、“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二、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1、“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册穗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2、“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三、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1、“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她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2、“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3、“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四、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1、“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2、“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
3、“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4、“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五、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1、“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2、“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3、“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六、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1、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
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
2、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七、口语中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