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砧栽培与乔砧栽培是苹果生产中的两种主要方式,根据矮砧苹果生长特性及栽培表现,我们认为矮砧苹果与乔砧苹果在栽培中存在以下明显区别,在生产中应认真对待,以加快矮砧苹果在我国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国苹果产业升级换代,与国际苹果生产接轨。
一、发展理念不同
乔砧苹果生产注重整个生长周期的效益,是长周期栽培,一般生长周期在40-50年,管理精细的还会更长,单位面积栽培株数较少,单株产量高,靠个体形成产量,盛果期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矮砧苹果生产以早结果、提前收益、好管理、便于机械化作业为突出特点,进行的是短周期栽培,一般生产周期在15-20年,单位面积栽培株数较多,靠群体形成产量。
二、对栽培环境要求不同
乔砧苹果树树体高大,枝条健壮,抗性较强,适应范围广,对肥水要求不是太严格。矮化苹果,树体相对较小,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产量上升快,管理不当树体易早衰,对栽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只有栽培在土壤肥沃、肥水供给有保障的地方才能取得成功,在瘠薄地、肥水欠缺的地方栽培,树势弱,产量、质量和效益都上不去,会导致失败。
三、生产形势不同
乔砧苹果是在砧木上直接嫁接苹果的芽或枝段形成的苹果树,矮砧苹果是橘汪指在砧木上先嫁接具有矮化效应的中间砧木,在中间砧木上再嫁接苹果的芽或枝段繁殖树体。由于苗木繁殖过程不同,树体生长特性不一样,就决定了其生产形式各异。乔砧苹果通常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栽植,普通品种株行距为4米×5米,亩栽植33株左右;短枝品种采用3米×5米的株行距,亩栽植45株左右。矮砧苹果由于采用了具有矮化效应的基砧或在树体中嫁接了具有矮化效首余应的中间砧,树势得到有效控制,树冠较小,便于密植。采用M7等半矮化砧的多采用3米×4米的株行距建园,亩栽植56株;利用M
26矮化砧的多采用2米×4米的株行距建园,亩栽植83株,管理水平高的栽植密度还可加大。
四、管理模式不同
矮砧苹果以促进早结果、提高前期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为主要特点,管理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要求所建园园貌整齐,中干强壮,推行大苗移栽建园,扶干栽植,应用滴管、喷灌等一体化管理措施,防止所栽树大小层次不齐、东倒西歪、结果后树体早衰现象出现。乔砧苹果进入结果期较迟,前期主要以扩大树冠为主,只要形成足够的枝量后,光合产物才有生产的基础。因为生产中多推行幼树期轻剪、缓放、多留枝等措施,促使枝量增加,进入结果期后,由于乔砧苹果枝健壮、结果能力强、产量高、营养物质消耗大、对水肥条件要求高,生产中要保障充足的供给,发挥其高产优质的优势。
五、对投资要求不同
总体而言,苹果产业为高投入高产出行业,但矮砧苹果前期投入明显比乔砧苹果多。矮砧苹果为了扶干要设立支柱,为了防止早衰要有滴灌设施,为了有效地者伍滚控制枝势多推行网架式栽培,投资明显较高。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治教授试验,利用国产苗标准化栽植,矮化苹果需要亩投资2820元,而乔砧园投资不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