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疯狂地迷恋上了三毛.我收集她所有的信息,阅读她所有的作品,背诵她书中大段的文字.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和她有那么多的相薯棚仔同之处:敏感,忧郁,喜欢独处,热爱文学和美术(虽然她是靠文字吃饭而我是美术,但我对文字的爱却从没有逊过美术),甚至还有只爱植物不爱动物. 我深深地感触到了她的真诚,热情与浪漫,也深深体会到了她的寂寞与哀愁.对于许多像她那样的人来说,寂寞与哀愁才是生活的底色.而她一生都没能走出寂寞,于是便渴望死.她说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死是生命的又一次征程和祥.她在南美旅行中反复追问自杀神的情况,说上天给了人生的权利,也应该给人死的权利;在爱极,乐极之时她总渴望死去;她幻想用圆珠笔将自己杀死;她在第一次失恋后曾自杀;在四十八岁的不惑之年,她终于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荷西,三毛当然是爱的.那么她的爱是否一如荷西的爱?不是的,不然,她决不会在两人相识了整整十一年之后才说我爱你,让荷西感动得泪流满面,所以荷西是更爱她的.荷西的死令她痛不欲生(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悲痛),但我从不曾感觉她爱荷西到了欲死的程度.但若没有荷西,我们亲爱的三毛依然是时时渴望着死的.我曾经迷恋的是三毛率真,浪漫的个性和她对生活的感悟,不是她跟荷西的爱情. 和三毛一样,许多年来我都感觉不到快乐,一直被死的念头纠数汪缠,到最后,死竟成了一种憧憬与向往.三毛,一个和自己灵魂多么贴切的人啊!我要从她那里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生活的快乐.我从她的书里找不到.她在谈心中鼓励来信的读者:"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活的勇气吗?"三毛的这句话没能拯救三毛自己.她弄错了勇气与生死的关系,其实,人活着的勇气越小,死的勇气就越大. 真正让我继续走下去的是儿时伙伴的一句话.那是上小学时,一天我问同学是活着好还是死去好.她认真地想了好久说:"活比死好,活着还可以死,死了就不能活了."你瞧,活下去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抛开三毛后,我刻意地大声说话,大声笑,看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现在我成了和以往很不同的人,过去的那些事很少有人知道,说了,更是很少有人相信. 在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三毛其文,其人,我依然深爱,依然流泪,她让我深深感悟到了生活的底蕴.只是,只是我们要从那里走出来.
相关文章
-
使徒行者 覃欢喜为何自杀
2023-08-31 02:43 阅读(597) -
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结尾处,美里为什么会割腕自杀
2023-08-24 21:48 阅读(665) -
病重后,自杀身亡的,灵魂将去哪里
2023-08-22 07:46 阅读(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