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外,也就是如今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之前也被称为满洲。但这个满洲之名,最开始本非地名,而是部族之名,即清朝的开创者满洲人。不过,满洲之名究竟怎么来的,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即使是满洲人自己,他们其实也说不大清。
据清人天嘏《清代外史》中说,满洲旧壤本在白山黑水之间,古称为肃慎之地,汉朝时称辰韩,魏晋时叫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宋朝时为女真完颜部,明朝初期为建州左右卫。后来,女真人建国时,本由“肃慎”转音,称自己为“珠里真”,但后来以讹传讹作“女真”。爱新觉罗部族认为自己是“珠里真”的后裔,便由“珠里真”逐渐改名叫“珠申”。
由于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大多信仰喇嘛教,爱新觉罗部族强大后想吞并其他部落,于是想得到西藏喇嘛在宗教上的支持,于是先通好于西藏。西藏喇嘛以为他们是曼珠的后代,就称他们为“曼珠”。爱新觉罗部族认为“缺升曼珠”之义吉祥,于是弃“珠申”之名,而改之为“满珠”来命名他们的部族。后来明朝时,汉字翻译时把“珠”改为“洲”(因为“洲”字有水土,更像地名),于是“满洲”之名就此一直沿袭。
当然,《清代外史》的作者天嘏接近于革命党,其对满洲的解释未必是对。到了现在,满洲一词,不管是地名还是民族之名都不再使用,无他,满人已经基本汉化矣。说起之前的满洲人,和汉人确实不大一样。据传,满洲人的头颅大都为扁圆,一望即知。其原因是,考满洲人居住之地原为三韩,辰韩人孩子生下来之后,都要让孩子头扁,往往在孩子睡觉时用石头压住,满洲人也是遗风尚存。
也有人怀疑此说法,别说拿石头压小孩的脑袋,就是成年人也未必受得了啊?但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倒也未必就是假的。譬如蒙古人生下小孩之后,往往用韦带束以木板,绑在小孩的腿上,长大后蒙古人的腿往往股如微箕,大概有利于他们骑马。以前欧美妇女往往以带紧束其腰,主要是为了腰细,譬如《飘》里女主人公郝思嘉的腰只有十四英寸,束腰估计就起了很大作用。
犹太人往往对其小孩施行割礼,其意图是增强生育能力,这种风俗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现在还有。在长期聚居发展的过程中,就连各地都可能会有特殊的标示,据说江西人的小脚趾往往会多出一片残甲等等。大家如果有机会仔细观野扮掘察原清太庙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画像的话,就会发现其头颅果然是扁圆状。另外,原紫光阁里挂的满洲功臣画像,头颅也大都是扁圆状。
所以,天嘏在《清代外史》里说,“满族之异于汉族,但一望其头颅,已灼然可见矣”,倒也不完全是捏造。
关于昔日的满洲人,因为长期柳条边封闭的原因,得见者并不多。据无名氏之《三冈识略》中记载,某名范生者有幸游历满洲之辽阳城,见一古刹,供奉的是满洲人的神。范生正要进去,却被拦阻,因为只有满洲人才可以入内,外人不得阑入。在好言相求并略加施舍后,范生这才得以进入。进去看后,两壁像各长数丈,一男一女,朝南抱颈,神态很是那个。范生问当地土人,土人告诉他这颂核是公佛母佛,估计这是满洲人遗留下来的一种生育崇拜吧。说来好笑,清朝宫中也是事事秘密,如皇上要宿于某宫,召某妃嫔进御,该妃嫔即洗浴后用毛毡背负而去,事后再由太监背回。
有人说,这种事明朝即行,也有人说,这是雍正被刺杀后实行的制度。年代久远,也难以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