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高考改革新方案?

中高考改革新方案?

1、考试科目的变化

改革前:

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

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文理不分科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

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

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作高中毕业考试;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最后,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

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

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有两次机会考试,这样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复习。

4、综合素质考试

改革前: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

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