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新华网评:“儿科医生红黑榜”还需理性看待

新华网评:“儿科医生红黑榜”还需理性看待

新华网评:“儿科医生红黑榜”还需理性看待2014年04月16日:新华网张玉胜近日,网上一则“郑州儿科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引起了大家关注。

自去年7月份开帖以来,该帖引起了10多万人次的点击关注,近300名年轻妈妈写出带宝宝看病的心得,指名道姓列举了哪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医术精、医德高、口碑好;哪家医院的儿科医生乱开药、态度差、医术差,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妈妈“持帖看病”。

(4月15日《东方今报》)“儿科医生红黑榜”被热传,汇聚了众多年轻妈妈带宝宝看病的心得与诉求,也彰显出强化医疗监督、期盼服务改善的民间力量,其正能量不言而喻。

不过,网络监督毕竟是一个公共平台,网友发声还需慎之又慎。尤其是要给儿科医生们贴上“红”“黑”标签,更是涉及法理与情理的严肃之事,必须理性看待,谨慎而为。

从道理上讲,民众有权对医生的诊疗服务实施监督,并可以对其作出有理有据的客观评价。

但“医生红黑榜”不过是基于个人带儿就医的经历体验,而且多属仅有一两次的短暂接触,其根据表面印象和偶遇感受得出的是非判断未必靠谱,更何况是对医生做出“非黑即白”的标签评价。

其是否会有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甚至可能造成对医生的误解与误伤,值得忧虑。

发布“医生红黑榜”,意在引导民众敢于和善于监督医生,不无倒逼医生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作用,但采取简单的标签式评价方式未必妥当。医疗服务毕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行业,需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和行业标准。尤其是为那些不能准确表达患病感受的患儿看病,更考验着医生的医技能力和临床经验。这或许也是儿科医生最容易上“红黑榜”的原因之一。仅凭医生的“态度”或一两次就医经历,就随意对医生下“好坏”定语,并没有给“被黑”医生以足够的“申辩”机会。

从评价内容讲,“红黑榜”也存在明显的“不公”硬伤。比如褒贬不一、众口难调。

由于人们的就医经历与内心感受不同,加之受医生每天工作的情绪影响,人们对同一位医生的行医服务,或可作出不尽相同甚至彼此相反的认知结论。

而从严格的法律角度考量,对医生作简单的“红”“黑”划线,涉嫌对“被黑”当事人的利益侵害,即使情况属实,也需要拿出相关证据。

而令人担心的潜在风险是,在主观因素明显、无需证据支持、随意爆料评论的语境下,“红黑榜”会否成为被不法者用以捏造事实、抹黑他人、打压对手的舆论工具?

陈述网络“医生红黑榜”弊端,并非要为那些服务态度差、技术不过关、动辄过度医疗的“坏”医生开脱,而是要提醒人们对这种网络现象理性看待、扬长避短。

比如,消费者要依法角度、合理发言,善用监督权、慎用话语权;“上榜”医生“红”不骄、“黑”不馁,发扬成绩、知错就改;医疗机构倾听民声、加强自律,不断改进内部管理;政府部门读出民意、完善监管,并把民众监督科学引入医疗改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