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求:左思《咏史》第五首的翻译和作品分析

求:左思《咏史》第五首的翻译和作品分析

解题:本篇写作者鄙视世俗,希望隐居高蹈的意志  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①  列宅紫宫里,②  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③  蔼蔼皆王侯。④  自非攀龙客,⑤  何为欻来游?⑥  被褐出闾阖,⑦  高步追许由。⑧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⑨  【注释】  ①灵景:日光。神州:“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 ②紫宫:亦称紫微宫,星垣名,喻皇都。 ③峨峨:高貌。 ④蔼蔼:众多貌。 ⑤攀龙客:追随帝王求仕进的人。 ⑥欻(音须):忽。 ⑦闾阖:宫门。这句是说仍着干民服装,离去京城。 ⑧许由:传说中的高士。唐尧时人。尧让帝位给他,他不肯接受而逃避到箕山下,隐居躬耕。 ⑨仞:度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城邑生活的龌龊,故振衣高岗,濯足万里流,以去陈杂污秽。  【品评】  王夫之曾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者焉归?”确实,左思的诗歌以其苍凉浑厚、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被后人誉为“左思风力”。本篇即充分表现了“左思风力”的特色。  诗歌一开始即以“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起兴,经营出一片壮丽开阔的意境哗销饥,然后写都城宫宇的富丽及王侯贵族的尊贵。紧接着诗人的笔锋一转,冷静地自间:“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j——我又不想攀龙附凤,为什麽要混迹其间呢?语气间大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决心怫夜归去。“被褐”四句则将一个飘然出世,神超志旷的隐士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首诗虽然是写隐居上志,怛完全没有通常“归隐”之作那种言不由衷的矫情和无可奈伺和哀怨,他带着对权贵们的蔑视,高歌而去。此诗虽然以气胜,怛并不疏于链宇炼句。象“高步追许由”中的一个“同”字,写尽了气宇轩昂、拂袖而去的神态;“振衣千仞冈”的“振”字,活脱脱勾画出诗人恃才做物的风仪,均有点睛之妙。  还有翻译  皓天舒白日,(晶莹的天空太阳大放光芒,)  灵景耀神州。(灿烂的阳光照耀在神州大地上。)  列宅紫宫里,(在长安排列着的多少深宫大院里,)  飞宇若云浮。(高扬的房檐象云彩浮动。)  峨峨高门内,(在巍峨雄壮的高门大墙内,)  蔼蔼皆王侯。(住着衮衮的王侯将相。)  自非攀龙客,(我不是追名逐利要借助皇权往上爬的人,)  何为忽来游?(为什么心血来潮来游历这个地方?)  被褐出阊门,(穿起我的粗布衣走出京都大门,)  高步追许由。(我要象许由那样远离尘嚣。)  振衣千仞冈,(登上千仞高冈抖掉衣服上沾染的京都灰尘,)  濯足万里流。(到浩浩大江里去洗尽脚上沾染的泥污。)  这首诗的头两句极写天地之美。真朴、刚健、廓大、雄浑。天空晶莹广阔,太阳光辉灿烂,大地一片光明,为全诗绘好了鲜明高远的背景。紧接四句写“列宅”、“飞宇”、“高门”、“王侯”,把京城气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凤阁龙楼,密集如云:巍峨奇巧,凌空若飞。在这样的良天美地华屋名园之中,衮衮诸公,真是“得其所哉!”这可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帝乡风光、人间天堂啊!  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真有移山伟力,把着力描写的自然美、建斗派筑美、王都风物,全都变成了背景,以之烘托出一个高洁知识分子的动人形象。  这个人物,也就是作者自己。他面对皓天白日下的琼楼玉宇,作出了非凡的抉择:他责备自己,不是攀龙客,没有必要来这里游。这是在写人物的心理。“自非攀龙客”,是在给自己定位,这个定位,表明了自己的性格追求,和“蔼蔼王侯”们,不是一路货色。既然不是一路人,又来这里干什么?这种内心的矛盾,实际是表现了自己对西晋最高统治集团的绝望。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心明如镜,而且行高于天。诗的最后四句,完全写自己的行动。身穿粗布衣裳,穿城而去,像高人许由那样,头也不回;他登上了千仞高冈,哗哗的抖动衣服,皇都的灰尘,一点也不准留在身上;他又踏进万里清流,濯洗自己的双脚,不准京城的污垢,留半点在自己的脚上。一个“振”字,一个“濯”字,突出了诗人对最高统治阶级肮脏生活的深恶痛绝,表现了人物志向之高远,心灵之高洁。这个形象,所展乱返示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鄙弃寄生生活,不屑与权贵为伍。  在皓天白日、千仞高冈、万里清流映衬下的这个动人形象,使繁华的京城黯然失色。只有这样美的人格,这样动人的形象,才配有这样广阔亮丽的天地山川。  左思诗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分明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化身:挺身高冈之上,独立天地之间,任他雨暴风狂,决不屈节弯腰,只顾头也不回地走自己的路。美丽的天地山川,应该属于这样的人。这就是左思这首诗的客观意义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