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伯仁是谁,“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

说的是东晋时期,王导误会周顗见死不救,最后因为自己,就害得周顗人头落地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周顗是个有名士风范的大夫,做了雪中送炭的好事,但不图王导回报,而王导却因为误会,就记恨真正帮助自己的人,最后害得周顗横死。伯仁是谁,“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

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功勋,出自东晋的士族豪门,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很牛,出过不少名人,很多朝代都有他们家人的影子,是个繁荣了好几百年的大家族,尤其是在晋朝时期,王氏就是文艺界与朝堂之上的领军人物。比如后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他们家人。王导的时代,王氏也是风光无限,王导本人就是奠定东晋政权基础的重要人物。虽然王导实力与能力都很强,不过人家还真没有什么野心,安心做个能臣与宠臣,可他弟弟就不那么安分了。

王导有个弟弟叫王敦,这个人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当时在东晋,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手底下有兵有权,俨然一方霸主。而且王敦这个人有点桀骜不驯,再加上出身于琅琊王氏这种家族,王敦对东晋的帝王就有些蔑视。最后到了能把帝王的话当放屁,我行我素到想另起炉灶的地步了,于是王敦带着二万弯枣精兵就直逼京城滚闹段而来。伯仁是谁,“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

周顗又叫周伯仁,是东晋名士,说起名士这是魏晋时期的特产,虽然这些名士性格乖张,且还醉生梦死,喜爱嗑药(吸食五石散),但不可否认,那个时候名士的骨子里确实有些傲气,也有贵族的那种精神。当王敦兵变之时,王导就被东晋帝王问罪,王导吓得带着族人在大殿之外求饶,正好看到周顗进大殿与帝王议事。他以为周顗会为自己求情,结果周顗看都没看他,就径直走进殿内,而且出来的时候,也理都没理他。王导大誉的心中就会周顗怨恨无比。伯仁是谁,“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

当然最后王导没有被帝王诛杀,王敦也因为打进了国都,让帝王都不得不看着王家兄弟的脸色。有一天王敦问王导哪些人要秋后算账,当时王敦提到了周顗,王导一言不发,王敦心里就明白了,顷刻间周顗就死在了刀下。这事原本就应该这么过去了,结果王导没事翻阅东晋帝的奏章时,看到了周顗为他求情的奏章,王导的内心一下子崩溃了,于是才有了这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