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中日黄海海战

中日黄海海战

首先从战略观点看,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封建政治制度的腐朽和以那拉氏、李鸿章为代表的后党势力对战争的失败主义指导。  通过“辛酉政变”,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攫取清政府实权的那拉氏,患着先天的恐外病。对于帝国主义侵略,一贯屈辱妥协。1894年10月,是那拉氏的六十大寿。为了隆重地庆祝这次“万寿庆典”,挥霍享乐,从这年年初就大肆铺张地进行筹备。挪用大量海军经费修建的颐和园工程也在继续进行。8月间,战事日益扩大。户部请停颐和园修缮工程,那拉氏大发淫威,不准。一些主战派官员上奏要求停办“点景”,节省开支,移作战费,那拉氏大发雷霆,狂叫:“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当前方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敌寇的时候,那拉氏却在北京城广收贡献,筹备庆典。为了粉饰太平,挥霍享乐,对战争一贯主和。  实际负责战事指挥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与那拉氏是“一丘之貉”。他把北洋舰队视为个人的政治资本。有军则有权。为了保持他在清政府的政治地位,非常害怕丢掉北洋舰队这笔政治资本,因此,他在战争中采取消极防御和“避战保船”方针。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李鸿章不是依靠广大军民的武装抵抗,而是把命运押在帝国主义列强“调停”的赌注上。他不仅不认真备战,反而竭力压制北洋舰队广大官兵的抗战积极性。在战略上避战求和,消极防御,坐失战机,放弃战争的主动权。  早在6月间,当日本大举进兵朝鲜,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的形势下,丁汝昌曾代表北洋舰队广大爱国官兵,要求作好战斗准备,先发制敌。李鸿章却说什么日本“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7月初,丁汝昌再请率舰队巡戈朝鲜西海面,箝制敌人,又备州竖被李鸿章制止,并责丁自不量力。丰岛海战前一日,丁汝昌要求率舰队,继发接应。舰队已升火待发,李鸿章再次复电制止。结果,丰岛一战,失舰丧师,损失惨迹春重。丰岛海战后,日舰节节进逼,李鸿章步步退避。8月10日,日本舰队窥视威海卫,发炮挑衅。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须持重防守,决不能滥进袭击日本舰队”(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7编(上),第1章第21页。)。并划地为牢,把北洋舰队禁锢于山东成山角至鸭绿江口,消极防御,不准越此防线巡海制敌。“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而且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战略战术,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只有最愚蠢的人,或者最狂妄的人,才捧了消极防御作法宝。”(《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8页)李鸿章正是把“消极防御”当作法宝的蠢人。  由于李鸿章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和“避战保船”的方针,放弃制海权,不仅使日本侵略者由海上运送大批军队,集结朝鲜,从容进攻驻平壤清军;又突然进攻,迫使北洋舰队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打了这一场海上战争,结果,遭到更严重损失。日本历史学家在总结黄海海战经验时曾说:“海军政略之要,在于占有制海权,而占有制海权,则在于能否采取攻势运动。清国舰队作战一开始,就未能采取攻势运动,而采取绝对守势运动,这是清国的失算。”(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7编(上),第1章,第19页。)这一评论可谓切中要害。由此不难看出,清政府的腐朽,李鸿章的“消极防御仿大”战略和“避战保船”方针,实为黄海海战失利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战术角度看,黄海海战的失败还有以下诸种因素。  第一,北洋舰队武器装备落后,中日海军两相比较,是敌强我弱,敌优我劣。  由于以那拉氏为首的清朝政府根本不重视国防建设,将大量海军经费挪用修建颐和园,北洋舰队多年来未增添新舰,未改进武器装备,舰船陈旧,速度缓慢,缺乏速射炮。而日本舰队,船捷炮利。两相比较,敌优我劣,敌强我弱。双方参战舰船,日方比北洋舰队多百分之二十;总吨位多百分之三十强;总马力多百分之六十三;总兵力多百分之六十九;平均时速快一□。炮火总数多百分之五十一;鱼雷发射管多百分之三十八。总之,日本舰队不论在舰数、舰质、航速、火力、兵员等方面均占优势。  第二,供应不足,弹药缺乏。  北洋舰队不仅炮火装备不及日本舰队,而且供应不足,炮弹极为缺乏。这是因为供应北洋舰队“装备弹药用的经费被负责供应的官员私吞到口袋里去了。这个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李鸿章的外甥”(ImmanuelC·Y·Hsu《The Rise of Modern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1975。P.419。)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马吉芬描写黄海海战前,北洋舰队弹药缺乏的情形说:“数周以来,我队渴望决一快战。日复一日,战斗训练无怠,整饰亦无遗憾,但弹药颇感不足,舰队迭次请之而不发,吾人殊无救济之法,责有攸归,其咎初不在舰队。吾人遭受陆上腐败官吏之掣肘,以至于此。”(《马吉芬黄海海战评述》,见《海事》,第10卷第3期。)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也说:“对于战争毫无准备,实在令人可惊”。北洋舰队“克虏伯炮有药无弹,阿姆斯特郎炮有弹无药”。致远舰就是在炮弹用尽之际,准备与敌舰冲撞时,被敌舰鱼雷击中沉没的。定远、镇远两铁甲舰,虽各有三十公分半重炮四门,但仅有榴弹炮数发。开战不久,榴弹用尽,不得不使用彻甲弹。但彻甲弹爆炸杀伤力远不如榴弹。定远击中松岛之弹,就是在榴弹用尽后,以彻甲弹击中的。击中后,炮弹穿透水雷室、粮糈库、机油库,止于露炮塔爆炸。战后检查该弹碎片,其中实以洋灰而炸药极少,故威力大减。该弹如系榴弹而又装足炸药,则日舰松岛中弹后,决不止死伤百余人。即使不粉身碎骨,其受创程度亦必更为沉重无疑。  第三,信旗被毁,指挥失灵。  海战一开始,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即被敌舰排炮击中桅楼。信旗、索具被毁,信号兵牺牲,旗令无由发出。提督丁汝昌又负重伤。以致北洋舰队旗舰定远“仅于开战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督旗不升,各船耳目无所系属(《冤海述闻·大东沟战事纪实》,见《中日战争》丛刊,第6册,第88页。)。诸舰只得各自为战。开战不久,被日本舰队包围分割,阵势散漫,陷于被动挨打局面。  除上述诸点外,北洋舰队中少数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影响士气,以及北洋舰队在炮火决战阶段阵形的缺点等等,都是黄海海战失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