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早扒,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脱胎 : ①道教谓脱去凡胎、肉身而成仙:脱胎换骨|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②比喻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资产阶级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晚期。
③瓷器工艺。凸印团花,刷上或深或浅的豆青色玛瑙釉,光润如无胎骨,故称。
换骨 :
1.道家谓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太平广记》卷二十引南唐沈汾《续神仙传.王尘竖可交》:"一人曰:'与酒吃。'侍者泻酒﹐而樽中酒再三泻之不出。侍者具告。道士曰:'酒是灵物﹐必得入口﹐当换其骨。泻之不出﹐亦乃命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五年》:"上饵道士金丹……自秋冬以来﹐觉有疾﹐而道士以为换骨。上秘其事。"因亦用为酒名,标榜其名贵派睁大。
2.佛教称得道受果。
3.喻作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脱胎换骨和“洗心革面”;都可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但~可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适用范围较广;“洗心革面”一般只指罪人的彻底改造;适用范围较小。凡用“洗心革面”的;一般都可用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