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这是因为在周代时,山东地界上曾有齐国和鲁国这两个主要的诸侯国。当然,论国力鲁国还是无法与齐国抗衡的,齐国在战国时成为了七雄之一,还一度与秦国并驾齐驱,号称东西二帝,而鲁国在战国时已沦为一个小国,最终被楚国所灭。所以,问题也就来了,山东的简称为什么是鲁而不用更强大的齐国国号作为简称呢?
常有人说,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凭借孔子的影响,鲁因此成为山东的简称。还有种说法,说鲁国是周王的弟弟周公的分封国,地位比齐国高,所以,鲁才成为简称。这种说法不仅没有根据,如果我们从山东建省开始考察,还会发现事实也并不是这样。1368年,明朝的北伐军攻占了山东,建立了山东行中书省,此为山东建省之始。1376年,朱元璋用承宣布政使司取代了行省,山东布政司成为全国十四个布政司之一,山东省的建制也至此稳定了下来。
有趣的是,山东在明朝的简称并不是鲁,而是齐。虽然没有官方明文规定,但在明朝文献中,提到山东,都是以齐代之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党争中,有个赫赫有名的齐党。1605年,被罢官的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批评、影射朝政,一些朝野人士还遥相呼应,由此出现了东林党。而为了与东林党对抗,朝中其他官员也组成了一些政治团体,比较著名的分别是浙党、楚党和齐党,由此形成了明末党争的局面。这其中,浙党是以浙江人沈一贯为首,而楚党是以湖广人官应震为首,浙楚两党因此得名;而齐党则是以山东人亓诗教为首,明朝的山东又被称为齐省,故而被称为齐党。
既然明朝人以齐来简称山东省,那么山东因孔子或周公的原因而简称鲁也就显然不对了,至于明朝人为什么将山东的简称为齐,现在已不得而知。其实,在明代以前,在山东大地,齐的影响力也是大于鲁的,比如从南北朝到唐朝,济南都被称为齐州。而鲁这个词,若抛开鲁国来说,本身词义也有问题。鲁的原意是迟钝,到了元朝,又出现了粗鲁、鲁莽这种词汇,这与鲁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偏差有些大,在明代齐更能让人接受,与此可能也有关系。
到了晚清,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齐、鲁并用为山东简称的情况。有种说法是,晚清在全国建立电报系统,各省在上报自己的简称时,因为直隶(河北)先报了冀,为了避免发音雷同,山东只得舍弃齐而选择鲁。这个说法也是无从可考了,但考虑到吉林的简称是吉,与冀的雷同度,远远大于齐,所以,避免发音雷同这种说法,似乎并不靠谱。
一直到民国,山东的简称仍是齐鲁混用,而以齐作为山东简称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山东一些地方志,就以齐省来简称本省;再比如,1902年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成立了山东会馆,到了1922年,因为很多直隶商人的加入,山东会馆因此者逗改名为齐燕会馆,这里就用齐来作为山东的简称,可见民国时期,齐在山东仍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鲁才正式成为山东唯一的简称,这应该是沿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苏鲁豫皖边区的说法。另外,新中国成立后,战国七雄的国号都没成为各省正式的简称,比如号称燕赵大地的河北,最终首稿卖是以冀作为简称的。窃以为,之所以这样安排,还是因为战国七雄之间的矛盾太大,且有亡国之恨,为了不影响各地国人的团结,故而不以七雄国号为简称,这也是鲁成为山东唯一简称的重要原敬首因了。
不管怎么样,山东简称为鲁已是事实,且被世人接受。其实,想想还是鲁作为简称好听,如果现在以齐作为简称,这让青岛的车牌情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