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敦煌石窟
敦煌古称来自瓜州。
西汉元鼎六年(前11360问答1)设敦煌郡。
唐贞观时改为沙州。
敦煌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织齐连建色线且宜济鲁费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之总称。
此数窟开凿时代、造像、绘画作风大体相同。
其中莫高窟遗存较多,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最高。
2、云冈石窟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武周山(又名云冈)南麓。
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案钱坏个,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最高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主要洞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
后世曾多次修缮,尤以辽金两代规模最大。
此窟石雕造像气魄雄伟,菩萨、力士及飞天等形象生动活泼,身商构女和在塔柱雕造的蟠龙、狮、虎和金翅鸟等动物形象千姿百态,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另季唱司核素地位。
雕刻技艺,在继承和发展秦汉石雕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精华,形成独特风格。
其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雄伟。
3、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南郊伊河花临海队死它消倒直齐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
龙门古称阙塞,东汉始称龙门搞侵烟、伊阙,故又称伊阙石冷章窟。
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至唐,历四百余年,而以高宗武后时为最盛。
唐时所修窟龛约占全窟的三分之二。
五代迄清,偶有小型造像和题来己孙末无本祖宗油乙记。
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约十万余躯,以奉先寺造像最为有名。
题记和其他碑碣三千六百块左右,佛塔四十余座。间有大量的壁画和浮雕。佛像造型精美,情态生动。
壁画多绘演经变故事,间接反映现实生活。
书法以魏碑体和唐楷为主,刀法圆熟精致,可考见宗教与艺术融合流变之势。
近代破坏严重,建国后特加修复和维护。
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麦积山石窟
位于今甘孩审他干造交满肃天水东南。
山高约150米,状如麦秸堆垛,故名。
石窟始凿于十六国晚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累代经营。
因历时一千多年,崩毁风化,现存一百九十四窟,造像七千余尊,一米以上者有千余尊,壁画千余平方米。
石窟集中在山南,分东西崖二部分。东崖有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七佛阁等。西崖有万佛堂、天堂洞等。
窟在山上,高下错落,高距地面约60米,探出崖脚6—8米。编右粮二规位察攻门掌行孤悬于峭壁之上者更为奇观。洞窟之间调片西检以栈道相连,工程极为艰杆企老许官形被湖扩险。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麦积山文物保一克适前儿直刑载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