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乐诗书崩坏的时代,其中一部分因为是复杂的周礼与井田制之间矛盾冲突。
周礼是很复杂的一种等级制度,一般认为,“周礼”是周公姬旦设立制定的。周朝初年,天下一统之后,周王室开始分封诸侯,实行分封制。周王分封诸侯,将诸侯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不同的爵位之间有严格的权利、等级、地位的区别,这些都属于“礼”的范畴。乐也是礼的一部分。封建王朝对阶级这块要求的很严格,不可僭越,不同阶层演奏乐舞的规模都有严格的限定。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平子的违规现象打破了这一规矩,这也是孔子说的礼乐崩余李厅坏竖隐。他之所以敢僭越,一是因为周天子对诸侯的控扰兆制力越来越小;二是鲁国是诸侯国中最有名望和号召力的国家。
分封制和井田制可以说是周王朝的基本国策,基本经济制度。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井田按质量的好坏分为三类。他们把其中最好的部分留给自己,叫“公田”,驱使奴隶集体耕种。
届时,开始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奴隶们纷纷从公田逃往私田。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一旦井田制瓦解,与之相配的政治制度和一套所谓“周礼”,必将面临危机。见微知著,造成了“礼乐崩坏”春秋大乱。
不过井田制度也是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将它定义为: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供给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结构安排的总体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