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父亲是个盲人,母亲早死,继母生了个弟弟叫象。继母喜欢象而厌恶舜,父亲也顺承母意而虐待舜。但舜仍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尧此时为帝,自知年纪已大,要选接替自己帝位的人。人们向尧推荐了舜。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借以观察舜的品德行为。
尧的两个女儿美丽而贤惠。大女儿叫娥皇,二女儿叫女英。她们嫁给了劳作在田野中的舜,并没有因自己是帝尧的女儿而骄横怠慢,而是很谦恭勤俭来尽做媳妇的责任。 舜的父亲与象预谋杀舜。他们让舜去给仓廪涂泥,舜回来把这事告诉两个妻子,跟她们商量去还是不去。
两个妻子说:“父母让去干的活,当然要去干啊!”舜去了。当他爬到廪顶上涂泥时,他父亲把梯子撤走,然后放起火来烧廪,想把舜烧死。舜发现廪顶有两个斗笠,就拉住斗笠的绳像伞兵那样降落到地上。这两个斗笠是娥皇预先放在那儿以防万一的。舜的父亲又让舜去浚井,舜又同妻子商量这事儿,妻子说:“当然应该去啊!”舜去浚井,父亲把井口堵死,想把舜闷死在井里,舜发现井壁旁有一道洞隧,就从那儿爬了出来,这是女英帮他事先开挖的。
父亲又让舜饮酒,想借他酒醉时杀死他。舜告诉了妻子,妻子给了他一种药,让他事先在在种药水里洗浴。舜去喝酒,喝天也不醉。就这样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舜终未遇害,同时,他并不怨恨父母和弟弟,仍像往常一样善待他们。 尧知舜治家有方,又用舜干一些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舜总是与妻子商量怎样处理这些事情。
结果舜总理百官,百官都服从命令,使百事振兴无一荒废;舜接持来朝见的诸侯,使诸侯们都能和睦相处;舜进入深山与森林中,经受暴风骤雨的考验也不迷失方向。尧经过如此考察后,让位给舜。 舜做了天子,娥皇年长为后,女英年幼为妃。三人事奉父母仍像以前一样。
天下人都称赞娥皇,女英聪明、坚贞、仁慈。舜常常出外巡视,认真考察诸侯的政绩,施行赏罚,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这一年,南方衡山一带有苗部落发动叛乱,舜亲自南征,至苍梧之野而死。娥皇,女英听到这消息悲痛极了,决定去寻找舜墓。她们边走边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竹子上落下了斑斑的泪痕。
她们来到湘江,过江时,不幸沉溺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在湘江边为她们建了相思宫,望帝台。这个动人的故事就流传下来。 由于斑竹上的斑点是死在湘水边的两个妃子的泪水点染而成的,所以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湘妃竹。 斑竹的由来 斑竹又名湘妃竹。斑竹一词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书《博物志》记载:“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代,“尧”有两女。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后来,“尧”把此两女嫁与了接班人“舜”。舜晚年舜帝南巡,死在九嶷山的苍梧之野,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奔丧,船到洞庭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把他们托起聚成君山,爱妃南望茫茫湖水,悲痛欲绝,扶竹痛哭,泪水挥洒在竹林,血泪染竹成斑,竹子上留下了斑斑泪痕。
人们将这种竹子叫斑竹。由于舜的两位妃子悲痛之下一起投湘水自尽了,所以斑竹也叫湘妃竹。其实斑竹是是刚竹的变种,湖南特产,出于君山和九嶷山。斑竹是一种情竹,它一年内2次发笋,第一次在4、5月间,竹笋发在母竹的周围,如“孝儿敬母“。第二次在9月以后,大都生在母竹中间,如“慈母护儿“。
斑竹特有的斑点就是第一次发笋后长出来的,一圈圈紫色的花纹,好象一滴滴珠泪。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是君山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 中国人自古喜好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菊、竹又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大家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竹子虚心、气节等品格为人们所推崇,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
当人们处在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所以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随着BBS论坛在网络上风行,斑竹又多了一个含义,成了版主的替称,一般指论坛或社区里版面的管理者,因为在很多拼音输入法中输入“banzhu”时自动跳出的是斑竹两个字,逐渐大家就接受了斑竹作为版主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