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应该是皇帝死后给评定的,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可到了后来庙号开始泛滥了一般只要不是王国之君都衡高有庙号。
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游拦陆同谥号一道构成已逝帝王的全号。唐朝以前对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但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扩展资料
谥号的形成
谥号制神顷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