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收到一本朋友赠书,书名叫做《问题之书》。作者是曾获吉斯特勒科学类图书奖的乔治·斯托克,美国人,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加州干细胞与克隆咨询委员会杂志编委,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卓有成效。但是别担心,这本书可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生物科技,也不是理论颇多的管理学著作。虽然全部内容加上序言和作者简介足有600页,但是,全书仅有30000字,和现在动辄十万字起的图书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是,看完这本书,却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同样一页内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龄都会再次产生新的想法。一次又一次思想的迭代便是我们人生的缩影。书是精装版的,像一块砖头,大家看图也就明白了。第一次收到这本书,打开时一头雾水,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不过,这样的包装倒让我想起来另外一本很出名的书,名为《答案之书》。和《问题之书》完全相反的是,前者书中由一个又一个的“答案”组成,而后者则由291个不同领域的问题构成,是作者将科学技术领域的渊博知识和人文思考相结合,最终选出那些困扰并启发自己的问题。在书的推荐语里有这样一段话: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重要,在回答它们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追问自己,开始像个哲学家一样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本书,它不给你任何观点却能改变你的观念!会把你引向更深邃、更智慧的思维之路,书里放着全世界最有趣的问题,书外等着你给出最严肃的解答。
无聊时候会看综艺节目,里面提到过《答案之书》。具体玩法是玩家一人说一个自己的问题或者想法,由主持人随意翻开一页,将答案公布于众。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答案都会“很好”的满足玩家的预期。甚至有些答案看起来让人不舒服,但依然符合预期。就比如玩家问接下来我的人生会怎样?可能大家想要得到的答案会是一帆风顺之类的大吉大利的话语,但翻开某页得到的答案却是:等待迎接意外吧 。看起来不尽人意,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人生本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构成。为什么这本书的答案可以做到这点,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但翻看该书作者保罗的个人简介,似乎可以窥探到一点真相,作者喜欢钻研心理学,研究社会现象。回到今天的主角《问题之书》,借鉴上述的玩法,我们可以三五成群围成一圈,将图书传递,每人随意翻开一页回答对应的问题,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大家就此逐一回答,来一轮深度的头脑风暴。书中有些问题涉及人性,比如第93个问题:如果可以随机从别人身上拿出十年寿命给你,你想要吗?如果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还想要吗?可能公开讨论让回答者有所掩饰,有所保留,但别担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新的审视。有时候会想,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改变,能够操控的,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去思考呢?就比如不少军事迷,对各种作战规划,战略部署颇有研究,但大家都不过是平民老百姓,如果真有战争发生,也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去指挥作战。按照实用原则,这样的研究思考纯属浪费时间。这个问题困惑我许久,但一次无聊去电影院打发时间解决了我的疑惑。当时看的影片叫做《地心引力》,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思考生活的意义并不能搏码帮我们改变世界,但是可以帮我们认识自己。仿银搏思考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多元。古典老师在超级IP里也曾指出,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比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迁徙、嫁接能力。对不同问题的思考,看似无用,却都是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小时候,我们都是由十万个为什么组成的“问题王”,每每看到新鲜事物都会忍不住向身边的人寻求答案。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灰太狼那么笨啊?
有些问题很傻很天真,但却一步步引导我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从最开始完全的依赖他人给予答案,到如今,我们开始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学习的技能,最终开始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真相。长门有希在《凉宫春日的忧郁》说,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备祥器一样思考。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初拿《问题之书》时也觉得不适应,但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回答者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某些问题我们的答案可能存在对错之分,但绝对没有优劣,都不过是代表了当下的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在讨论的氛围里,我们便离真相更进了一步,离更好的自己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