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兴起于在宋代,也称为道学,是儒家的学术思想。宋儒在诠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抛弃了汉儒偏重章句、训诂的学风,他们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把一切合乎愿望的事物、意念和行为都说成是“理之自然”,把一切违背自己意志的事物、意念和行为都贬为与“理”相对立的“人欲”,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此同时,他们中的不少人把“理”定为宇宙的本原,所以这一学派称为“理学”,又因为宋儒常常“理”、“道”并称,因此《宋史》专门设立了《道学传》,记载的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及其耐仔门徒的事迹,所以这个学派又称为道学。
理学之理,除了有些地方保留了规律、法则的意义外,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的。理学不仅认为理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与以往的哲学相比,它的思想成分是较为复杂的,它以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为核心,还融合了佛家和道家的一些思想作为补充,因此它的理论思想要比传统儒学要深刻、精致,容量也大得多,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理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备,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开创于北宋初期,孙复、胡瑗、石介这“宋初三先生”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对后来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是理学的先驱。理学的开山祖师是周敦颐,他在代表作《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中,开始使用“理”这个概念。他的理论体系已经初具理学雏形,他在理学史上的地位,到南宋时为人所培衫承认,朱熹、张械等人称他为“先觉”、“道学宗主”。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对理学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理一分殊”命题,开程、朱配亩腔等人以“理”为宇宙本体之理论的先河。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程颢、程颐兄弟。“理”成为哲学最高范畴,是从他们开始的。二程完成了儒学向哲学化、抽象化的理学过渡。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他用毕生的精力,对理学的所有基本范畴和概念,都作了详细论证和发挥,他在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与朱熹同时,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