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纪念馆坐落在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东纵路旁,这里也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家乡。纪念馆占地约5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于2000年12月建成开馆,现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生祖居(坪山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部分,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丰功伟绩。
东江纵队史迹展览分为13部分: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返回敌后,恢复发展;挺进空唯港九,营救精英;艰苦奋战,扭转局面;东纵成立,杀敌立功;北进东进,全面发展;挺进粤北,抗战胜利;自卫坚持,谈判北撤;广纵成立,转战华东;边纵成立,威震南粤;广纵南下,并肩战斗;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展览除有大量文字说明外,还用图片、油画、电光显示作战图、大型沙盘等展示东江纵队诞生与发展的光辉历程。 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
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个牺牲烈士的名单长幅,上面镌刻着5508个烈士的姓名。馆长熊纯者茂昌介绍,经常有老战士拿着战友名单来核对,如果有缺漏或者写错的都要求纪念馆改过来。甚至有人专程从香港赶来,看到当年战友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眼泪,泣不成声,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东江纵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斗裤培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八年抗战,几经整编,终于发展成为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据战后统计,东江纵队先后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
在纪念馆内,最醒目的是当年朱德总司令给冈村宁次的命令的影印件:“在广东的日军由你指定广东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熊茂昌告诉我们,当年,东江纵队就是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抗日纵队司令”的名义,给日本南支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发出命令,令其就地投降。这是对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八年抗战的成就的最大肯定。
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解放区,后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三野作战序列。
小鬼善战
育英楼原本只是一幢普通的客家民居,青砖灰瓦白墙,坐落在惠州市淡水镇,毗邻叶挺将军的故居。当年,东江纵队的前身——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就曾把指挥部设在这幢两层小楼里。
当年修葺育英楼时,工人就曾在瓦檐下发现当年游击队员埋藏的步枪子弹。
翻阅楼里的资料,我们发现,东江纵队早期领导人如曾生、王作尧等都是大学生,许多人参加过声援“一二·九”运动的学生游行。队伍中留学生也比比皆是,高、初中生更是一抓一大把,无怪乎东江纵队老战士一直以“书生扛枪”为自豪。
“小鬼善战”也是东江纵队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笔。如今依然有很多战斗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以一当百光荣殉国的东江纵队五少年英雄、威震港九的短枪队队长刘黑仔,后来成为海军战斗英雄的“老虎仔”林文虎、都是在民间广为传颂的传奇人物。
“省港大营救”
茅盾称其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广东是侨乡,历史上就有下南洋的风俗,抗战爆发后,许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通过募捐、义演、义卖、献金等方式支援敌后抗日武装。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5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先后回来投身抗战,如大名鼎鼎的文森队、吉隆坡队等都是以华侨原住地命名。其中的许多人后来在东江纵队里担任了重要指挥员,如泰国华侨钟若潮后来担任大队政委,牺牲时新婚才三天。
“可以这么说,南洋和港澳是广东抗战的粮仓和弹药库。”东江纵队联谊会负责人感慨地说,与海外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华南敌后抗日武装可以在香港沦陷后随即成立港九大队,渗透在香港、九龙一带。
八十多岁的杨庆、陈瑞夫妇当年是港九大队的战友,二老每每回忆起那段岁月就少有地兴奋。这支精干的队伍炸毁日军启德机场、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头子东条正之,一时间把港九地区变成了日军眼中的“治安之癌”。
这支队伍真正为世人所知的,是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从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营救出八百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胡蝶等各界精英,以及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的夫人。
“省港大营救”轰动全国,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除此之外,港九大队将上百名国际人士安全护送到大后方,还救护美军飞行员8人,开辟了著名的“飞行员安全通道”。其中美空军克尔上尉遭数千敌人三个星期的搜捕,被东江纵队成功救出,这一传奇故事甚至被列入美军十四航空队的教材。 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东江纵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江纵队是留在广东坚持敌后斗争的少数中国武装。东江纵队的前身华南抗日游击总队。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
10月21日,日军侵占广州,东江下游和广州地区沦为敌占区。在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向内地推进,国民党守军狼狈溃逃,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丧失信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党组织,勇敢地挑起了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重任,在各地组织群众起来保卫国土,抗击敌人。
10月24日,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了东南特委,由梁广任书记,接着建立起曾生、王作尧等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增城人民抗日自卫队等人民抗日武装。12月初,中共广东省委又决定成立东江特委。
1943年12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番号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林平、副司令员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从此,东江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和抗日武装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前,东江地区的抗日武装是以群众性的抗日武装形式出现的,虽然它们的活动都受我党的领导,却并没有正式公开。东江纵队成立以后,在它发表的《东江纵队成立宣言》中,则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东江纵队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地区一支公开的抗日武装力量。 中国主要有三座东江纵队纪念馆,分别是位于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和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
门票
免费;凭身份证登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