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印光大师为太上侵感应篇写的序那里有白话文译文

问题补充说明:小弟文言文太差 看不太懂 那里有译文

印光大师为太上侵感应篇写的序那里有白话文译文

感应篇直讲序

(民国十七年(1928))

人性本善,但是由于在面对各种境界、涉及各种外缘时,没有加以检察,于是才导致引起了各类执着、好恶等种种情见,因此埋没了本性;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代的圣人,纷纷遗留言教,希望人人能依照奉行,来恢复本来面目。语言虽然很多,但是宗旨总不外乎格物致知、明明德、止于至善罢了。所谓格物,格,就是格斗,就像一人和万人敌;物,就是烦探布蒸电船恼妄想,也就是世间人所说的人欲。和烦恼妄想这种人欲战斗,必须要具备一种来自刚毅果断、毫不退却的意志,才能有实效。否则,就会心随物转,怎么能够格物呢?致,就是推求到极点再扩充的意思。知,就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热爱父母、尊敬360问答兄长的良知,不是视修令略派态吧天耐通过教和学才开始有的那种知识。但是,一般人在日常行为中,不能加以省察检点,从此被物所转,甚至导致连这个热爱父母、尊敬兄众某养世市长的良知也失去了;哪里还会有希望推极这个良知,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呢?所以圣人想要让人裂个末迫搞难继啊压明明德、止于至善,最初下手的地方,就是让人先从格物致知做起。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工夫,也好得不能再好了。但是,想要平常人按照这个要求来修持,必须要有现成的规范,活右头龙课怎才容易得到实益。《五经》、《语短克坐四书》,都可以作为现成的规范,但是因为这些书文字太多,并且这些规范是散见并在问么商精在各书之中,没有按类归纳,所以就非常难以取法。而且,文化少的人,就更没有条件来尊握历车记比鲜积奉为典范了。

《太上感应篇》,撮取了惠吉、逆凶,福善争倍印审电章采电、祸淫的至理名言,阐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的议革强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行什么善能得什么善报、作什么恶能得什么恶报,这些问题都能洞察根源,明如观火岩氧该突武优升植核。而且,愚人之所以不肯载印草管福亲曲刻行善,却任意作恶,都是因为自木种非含私自利的心念才使他宪水这样的。现在,通过这部书能使人懂得,自私自利的行为,反而失去大利益、得到大祸殃,那滑么人们还敢不努力做个好人,从而灭祸、集福吗?从这一点就可以说,话候端机沙陈这部书对人的利益很深啊!所以古代的大儒,大多都依照这部书来默默修持。清朝长洲的彭凝祉,从小就奉行这部书,才达到荣受状元结果;做官到尚书高位后,尚且还每天读诵这部书,并且抄写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还加注解说:“不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作状元、宰相了;而是说状元、宰相绝对不能不读这部书。”他的阐发,可以说是透彻到极点了。不过,我们也要见仁见智,同样的修行方法,也会随每个人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别。虽然这部书说到极处,最高也就是到成仙为止;但是,如果发大菩提心来修行,也一样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断三惑、证法身,圆福慧、成佛道,更何况区区成仙的人天小果呢?

这部书的注解非常多,只有清代元和人惠栋(译者注解:惠栋(1697-1758),姓周,字定宇,号松厓。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的《太上感应篇笺注》,最为广博精深、词义通畅;只可惜,不是博学人士就不能阅读。其次就是《太上感应篇汇编》,的确是雅俗同观的最上等善本;但是,不是太识字的妇女、儿童,还是难以领会。只有《太上感应篇直讲》一书,才能使人普遍受益;而且,文意虽然浅显,但是词句却非常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香涛居士,出资一千圆来排版印刷广泛流通。也有其他同修,纷纷助印,希望让这部书,周遍天下;以便人人修持十善,家家敦行孝悌。如果使人懂得祸福唯人自召、善恶各有报应,那么谁还肯作恶来召祸呢?这样的风气一旦行成,就会善有善报,就会礼让兴起、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了。希望有财力、智力的人,或者广印流通,或者说法讲演。使没有失去本性的人,更加纯真;使已失去本性的人,迅速恢复他的本性。那么,这样大的功德,怎么能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呢?